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程序公正”的理念日益深入国人之心,有关司法程序的诸多问题正在引起从学界到实务界直至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日渐兴起的司法改革多数是把司法程序问题作为首要的切入点,将“司法公正”作为不断追求的目标。而检察机关试行量刑建议制度,正是以司法改革作为大背景的。从1999年4月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国率先实行量刑建议制度以来,到2005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下发了《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试点工作实施意见》,量刑建议制度作为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一项重大热点内容,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积极推动下,正以强大的生命力植根于中国法治文化的土壤里,并越来越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在追求“公正和效率”的前提下,近几年来,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和试行当庭提出量刑建议的做法。把量刑问题公开化,也使法官在量刑时拥有了参考的依据,从而在量刑程序的透明性和可预测性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为量刑的公正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对量刑建议权的概念和属性进行了界定,并对实行量刑建议制度的法理依据、实践依据及其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量刑建议制度是符合诉讼原理要求,实现控审分离原则,加强审判监督的有力手段;其次,对域外量刑建议制度进行了考察,通过对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量刑建议权的比较研究,尝试总结出量刑建议制度的一般运行规律,为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构建提供些许启发和参考;再次,对我国开展量刑建议的实践现状进行考量。由于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没有关于量刑建议的明文规定,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导致量刑不透明,当庭宣判率低,检察机关的抗诉职能得不到有效行使。目前一些基层检察机关正在进行量刑建议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对我国的量刑建议制度提出了建构的设想。从明确法律地位、具体构架设计以及建立配套措施和制度三个方面阐述了建构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构想。由于手头资料的缺乏,以及笔者的学识有限,文中观点很可能有诸多不成熟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