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花草属(Parnassia L.)植物的雄蕊级联运动和多样的退化雄蕊使其成为传粉生物学极佳的研究材料。我们主要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分布的鸡肫草(Parnassiawightiana)、突隔梅花草(P.delavayi)、青铜钱(P.tenella)凹瓣梅花草(P.mysorensis)和云南梅花草(P.yunnanensis)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花部结构、开花物候、访花昆虫、退化雄蕊变异等进行观察和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昆虫(甲虫)的植食能影响鸡肫草的开花物候。对此问题,设计了实验予以探究。本研究拟在掌握该属植物的基本花形态及繁殖特性,探索雄蕊级联运动(stamen cascade movement)的生物学意义,探究退化雄蕊复杂多样的功能,深入了解甲虫啃食对植物开花物候的影响并揭示此过程中复杂的植物-昆虫关系。 本研究结论:1)梅花草属植物的退化雄蕊及退化雄蕊顶端蜜腺状圆点有吸引传粉昆虫的功能;传粉昆虫在花上都是围绕着退化雄蕊转圈,有利于传粉昆虫接触到柱头或花粉;梅花草属植物的退化雄蕊能分泌花蜜作为传粉昆虫的报酬;在遇到植食者侵害时,退化雄蕊还可能保护可育雄蕊和子房。2)梅花草属植物的雄蕊有逐一运动、依次散粉的现象,鸡肫草、突隔梅花草和凹瓣梅花草生长速率几乎一致,约1-2天长出一个雄蕊,青铜钱则更为缓慢,一般两天以上长出一个雄蕊。将未散粉的雄蕊去除,会延长散粉雄蕊在花朵中心的散粉时间。雄蕊级联运动能有效增加植物的雄性适合度。3)退化雄蕊对甲虫的啃食伤害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当甲虫过多,对鸡肫草结实率与结籽率造成影响时,鸡肫草选择提前开花来减少伤害。 实验结果证明植食对植物开花物候了影响,为花部特征由多种因子选择提供了新的证据。未来对花部特征的研究将强调传粉者、植食者以及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