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药膳系统评价

来源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e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古今文献中运用中医药膳治疗或者防治冠心病的药膳方进行数据挖掘的整理,按照中医的辨证论治以及异病同治的原理,分析中医药膳防治以及治疗冠心病的可行性研究。并总结出中医药膳中防治冠心病药膳中常出现的药对,药物组,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研究,研究文献范围为1988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所刊载的与药膳食疗防治胸痹心痛内容相关的文献(61篇)以及记载中医药膳相关古籍,包括本草类39本,方45书类本,医案医话类66本。将其中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出92篇药膳方剂。将全部病例进行统计,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对患者的证型,使用药物的频数,药类、性味、归经进行统计析。运用spss23对以上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古今胸痹心痛的药膳的用药规律以及特点。结果:1频数统计1.1、在胸痹心痛的药膳组成中,中药占比35.02%,药食同源类占比10.72%1.2、在胸痹心痛的药膳中的剂型,膏类占比25.00%,其次是粥类占比22.83%。1.3、胸痹心痛的药膳中烹饪方式,熬的方式占比25.00%,蒸、炒的方式较少2.17%。1.4、胸痹心痛的药膳之中中药的归化瘀药占比14.68%和清热药11.32%,归攻毒杀虫药、祛风湿药、开窍药、息风止痉药较少占比0.94%。1.5、在胸痹心痛的药膳中药物中的味,辛味药占比33.96%,酸味药占比4.72%。1.6、在胸痹心痛药膳的中药物之中的性,温性药占比46.23%,凉性药占比3.77%。1.7、胸痹心痛的药膳中食物的功效中补益类食物占比44.12%,温里类食物占比4.42%1.8、胸痹心痛的药膳中食物的味的统计“甘”味食物占比60.29%,“酸”味食物占比 2.94%。1.9、胸痹心痛的药膳中食物的性的统计“性”为寒性和平性食物占比32.35%,热性食物占比1.47%1.10、胸痹心痛的药膳中食物归肺经的占比20.59%,归脾经的占19.12%,归肝经的占比16.18%1.11、根据数据透析图统计可以发现出现频次最多当归28次。2聚类分析通过spss23.0得出,得出常用药对2对分别是熟地、阿胶;大枣、生姜,常用药物配合4组分别是当归、没药、菖蒲、瓜蒌、薤白、乳香、厚朴;水蛭、黄连、桂枝、白芍;党参、黄芪、粳米、白术、黄精、丹参;山楂、三七、地龙、红花、桃仁、薏苡仁。结论:1.通过统计的结果,可以发现在胸痹心痛的药膳中,保护食物药物营养成分的手法运用比较普遍,药膳更多的也是希望食物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营养成分析出的更多。2.针对病因,在胸痹心痛的药膳中补气活血的手法较为普遍,因此归经上归肺肝脾的更多,其根本原因是本病本虚标实的特性,药膳中运用多的还是滋补类的食物药物运用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采用调神畅志安眠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伴失眠并与普通针刺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及治疗中(治疗6周后)和治疗后(治疗12周后)UPDRS-III评分、PDSS评分、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后的有效率,通过评估两组患者的运动症状、睡眠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来进行综合比较,以期寻找疗效更优的针刺疗法治疗帕金森病伴失眠。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帕金森病伴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普通针刺
目的:本研究采用调神畅志解郁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抑郁并与普通针刺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前、治疗6周及治疗12周后HAMD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后有效率,通过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体征、帕金森病日常生活情况及运动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综合比较,以期寻找疗效更优的针刺方法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方法:本课题遵循纳入标准,将满足其标准的6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组,共2
目的:观察眼区电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为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把纳入的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眼区电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都需要予以内科标准治疗和头针治疗。眼区电针组的治疗方法是针刺双侧眼区的肾区、心区后再接电针,常规针刺组的治疗方法是针刺印堂、太溪(双侧)、悬钟(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得气后,足三
目的:基于郭茂松教授“振奋心阳,鼓动心脉”的观点,观察温阳复脉汤治疗心阳不振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4-2021.3期间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心二科门诊诊断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由患者自愿选取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分为治疗组(温阳复脉汤组)和对照组(心宝丸组)各40例,进行一次为期21天的临床观察。将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对温阳复脉汤的疗效做出评价。结果:1.静息
目的:通过观察瓜蒌红花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的时间、睡眠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瓜蒌红花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味水煎汤剂治疗,对照组口服血府逐瘀胶囊,两组疗程均四周,每周复诊一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的疼痛程度(
目的:采用针刀与普通针刺疗效对比的方式,探讨针刀治疗胃热湿阻型腹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HLP)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种疗法对于患者腹型肥胖的临床症状改善和指标降低程度,以及对血脂水平的改善效果,为血脂异常的腹型肥胖患者提供一种简单高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60例胃热湿阻型腹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刀治疗)和对照组(针刺治疗),每组30例。两组均要求禁食油腻,少食
目的:通过对黄芪补气定惊汤干预特定恐惧症(肝胆气虚型)患者的临床观察,初步评价黄芪补气定惊汤治疗特定恐惧症(肝胆气虚型)的有效性。方法:实验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诊断标准及《中医神志病学·恐病》中肝胆不足证的诊断标准,选择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国医堂临床心理科王克勤主任门诊患者中确诊为特定恐惧症(肝胆气虚型)患者35例,给予黄芪补气定惊汤治疗,连服8周。治
目的:本课题探讨内热针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合理治疗方法,为临床使用该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针三科门诊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为内热针组和针刺组,内热针组穴位:腰夹脊:L1~S1椎节的夹脊穴;肾俞、气海俞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SS)v3.0建立数据库,对徐惠梅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以往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徐教授谴方用药规律的结果。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归纳出徐教授对本病治疗的辨证思路,以及学术思想。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间,门诊病例中徐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且治疗疗程在1个月以上。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0例病例。将病案的初始数据载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借助其强大的
目的:本次临床试验通过对比针刀疗法和传统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膝关节屈曲型痉挛的临床疗效,探究临床上运用针刀疗法对于脑卒中后膝关节屈曲型痉挛治疗相比目前广泛采用的传统针刺治疗是否具有更好疗效,并探讨针刀治疗该病的相关机理,为今后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出现肢体痉挛相关临床症状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与思路。方法:通过简单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特定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经筛选后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