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方治疗尿路感染湿热证的中医临床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清热利湿方治疗尿路感染湿热证,探讨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具体理、法、方、药,分析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湿热证的长处及适应证,提高临床疗效。   方法:将98例符合尿路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口服,对照组在一般常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不加用中药治疗,14天为一疗程,一般观察1~3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尿NAG酶,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培养,免疫全套(IgA、IgG、IgM、C3、C4)等实验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   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侯总积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中医证侯疗效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对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少腹坠胀、腰腹痛、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的改善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5)两组在治疗前后对尿NAG酶、尿β2-MG、血β2-MG水平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对尿NAG酶、尿β2-MG、血β2-MG的水平无影响。(6)治疗组在升高C3、C4作用较对照组明显(P<0.05),但对IgA、IgG、IgM指标作用无明显差别(P>0.05),表明治疗组在调节患者免疫力方面有一定的疗效。(7)治疗组可以明显控制细菌感染的作用,减少细菌数量;升高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数量方面,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清热利湿方治疗尿路感染湿热证的中医临床研究效果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尿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同时可以减少抗生素不良反应,对尿路感染各期均有良好疗效。
其他文献
为了把量热法应用于远场激光强度时空分布测量,研究了基于热像仪靶面温度测量反演入射激光强度时空分布的重构理论.针对背光面两种不同边界条件(对流-辐射热流边界和恒定温度
神经病理痛(neuropathic pain)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也是疼痛研究领域的一项挑战性课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参与了脊髓背角伤害性信息的突触传递和调制,在神经
目的:通过回顾研究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观察紫七软肝片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早晚期的干预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内毒素(ET)表达的影响,探讨清化瘀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