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管理立法问题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流域的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全黄河流域法律体系,是中国依法治理黄河的保障。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概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动态,论文的研究范围及框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黄河流域的概况,包括黄河的自然概貌,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和自然灾害,黄河流域管理机构的发展历史及其职能。第三部分分析黄河流域法律制度现状和流域管理存在的问题,说明黄河流域现行法律制度不能满足流域管理的需要;黄河流域的管理体制和对水资源环境的管理,自然灾害的应对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严重的漏洞和不足,不能适应流域内特殊区域的现状;从而进一步说明立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分析国内外流域立法案例,如莱茵河、日本的《河川法》和田纳西河流域的管理立法经验,通过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和中国的第一部流域综合管理条例--《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经验,得出流域立法的共同点,为黄河流域的立法提供参考。第五部分提出了黄河流域立法建议,首先提出了黄河流域立法需要建立的一系列基本制度,阐述建立黄河流域法制体系所需要的内容;鉴于黄河流域的特殊性,因地制宜的提出对黄河源区等几个特别需要立法的地区的建议:最后是对《黄河法》主要内容的设想,包括建立流域综合管理体制,规定防汛抗旱特殊问题,完善河道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特色水资源保护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建立水土保持规划制度,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等方面内容。最后一部分结语,重申中国流域管理的法制问题的研究的重要性,并展望流域立法的前景。
其他文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命题,是我们的理想与目标。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
虽然网络集资环境在不断改善,各个集资平台也都在不断加强其风险控制。作为集资者其最大的风险就是偿还投资者本息的问题,而作为投资者和市场管理者最担忧的莫过于非法集资的
如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甘肃民族自治地方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甘肃民族自治地方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甘肃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与贫困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非良性耦合,这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甘肃民族自治地方又在我国生态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全国的主体功能区和江河源区,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甘肃民族自治地方在实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