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我国即将进入休闲时代。然而,面对越来越丰富的休闲社会实践,休闲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尤其是针对少年儿童休闲体育教育的理论研究更是缺乏。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少年儿童休闲体育教育研究,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质性研究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为切入点,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终身体育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在对国内外休闲与休闲教育、休闲体育与休闲体育教育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对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就城市小学生实施休闲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上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对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的发展策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休闲体育教育是指为达到人们的休闲目的,运用体育的活动内容,通过传授休闲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引导人们(学生)确立科学的休闲体育价值观,有效地利用休闲时间,提高休闲生活质量,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加强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的实施,具有促进其身心自由、健康、全面发展和促进其合理利用休闲时间,提升精神境界的价值。城市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课余生活中存在以学习为主等问题,致使他们对自己的休闲现状的满意度评价偏低。部分小学生休闲时间利用不太合理,看电视、上网聊天、打电子游戏是他们主要的休闲内容,其休闲活动内容中,体育活动没有占主导地位。城市小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时间频率及持续时间都较少。影响城市小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主要有:学业压力因素、休闲体育活动相关知识和技能因素、场馆设施因素、经济条件因素以及对休闲体育认知及参与休闲体育动机等。此外,学校、家庭和社区对休闲体育活动的态度和校园休闲体育文化氛围等也可能是影响城市小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当今大部分小学生都有着比较强烈的参与休闲体育的需求。但学习压力过大;休闲时间少;小学生的休闲体育教育缺乏;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能力低,周边休闲体育环境普遍不能满足要求;家长的休闲体育意识普遍较低等因素都制约着孩子们休闲体育知识的获得与休闲体育意识的形成,以及体验休闲体育活动的机会。要提高家长的体育意识,倡导家长带领孩子参加休闲体育活动,提高小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率。通过休闲体育教育可以强化小学生的休闲体育价值观念,转变其休闲体育态度,促使其良好休闲体育行为的形成,并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良好心理体验,为他们未来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提供保证。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投入,搞好休闲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积极创新、拓展实施休闲体育教育的方法和渠道,逐渐形成与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模式。“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休闲体育教育模式在培养小学生成为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热爱学习和热爱生活之人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我国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的战略目标是:确保每个城市小学生都有机会享受休闲体育带来的乐趣。要社会多方关注,形成完善的休闲体育教育体制。形成以学校、家庭、社区为主阵地的休闲体育教育体系。形成实践活动与专家理论相互促进的循环支持体系。我国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发展策略:利用多种渠道加强休闲体育教育的宣传,引导社会机构积极参与休闲体育教育,政府给予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形成学校休闲体育教育与企业单位互利互惠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休闲体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培养休闲体育教育的指导者,充分发挥学校在休闲体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对休闲体育教育的系统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