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择国内女子曲棍球项目中职业/半职业等级运动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运动员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发生情况和对创伤的预防意识。并通过体内实验,比较两种定制护齿器腭侧边缘的长短,是否影响固位及佩戴舒适度。方法:1)采用横断面描述性研究方法,对106名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评估口腔颌面部创伤与牙外伤的发生频率,创伤后的应急处理方式以及对护齿器的认知情况。2)设计和制作不同腭侧边缘的护齿器共40副,腭侧边缘长度分别为2mm(MG1)与5mm(MG2)各20副。制作完成后测量所有护齿器质量与不同测量点厚度并统计分析。采用平行对照方法,随访视觉评估量表(VAS),对咬合、发音、呼吸、不适感、易变形程度、张闭口、咀嚼肌酸痛程度、吞咽、恶心异物感与主观固位力各方面进行评分。结果均使用SPSS软件分析,P值<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105名回收样本中有38人(36.2%)在进行曲棍球这项运动中经历过口腔颌面部创伤,牙外伤占52.6%(n=20),主要为上颌中切牙(MCI)(80.0%),均为被球或球棍击中后受伤。86.8%经历过创伤的运动员在受伤后对运动有不安全感。34.3%的运动员认为口腔颌面部创伤可能导致无法继续运动。86.7%的运动员接受主教练的建议后使用护齿器,75.2%的运动员知道II型护齿器,63.8%知道III型护齿器,6.7%运动员不知道护齿器。2)MG1与MG2在各测量点厚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MG1较MG2质量减小,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MG1在发音影响、不适感、吞咽影响与恶心感方面得分较MG2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咬合影响、呼吸影响、容易变形、唇部闭合影响、肌肉酸痛、主观固位力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子曲棍球运动员面临口腔颌面部外伤与牙外伤的高风险,应当加强对职业运动队的预防宣教。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定制护齿器各测量点厚度一致。改良腭侧边缘的定制护齿器与传统护齿器相比,主观固位力无明显改变,但在发音、吞咽、不适感与恶心感上有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