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关联并购与大股东利益输送研究 ——以黄河旋风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feng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件数量在最近几年持续增加。并购重组作为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配置优化的重要工具,在资本市场上愈演愈烈。而这些并购重组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上市公司与其关联公司之间,这种特定类型的并购往往具有强烈的掏空或者是支持的动机。在我国,关联并购的广泛存在具有其特殊的制度背景。在股权分置的历史渊源、不断演进的股票发行审核制度、分拆上市与特殊处理政策等制度背景下,我国多数上市公司一方面具有集中的股权结构,另一方面又与母公司在生产经营上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赋予了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进行利益输送的动机与能力。同时,本应限制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环境往往又无法有效发挥遏制作用。基于上述现状,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黄河旋风对标的企业上海明匠的关联并购为例,对这一事件中的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进行研究。黄河旋风在2015年以高达20倍的溢价收购了与其主营业务完全不同的关联企业上海明匠,并对未来三年做出高业绩承诺。2018年上海明匠最终未能完成业绩承诺,这一事件使其一度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最终被证监会出具了违规文件。本文选择大股东控制的视角,使用规范研究法与案例研究法,对这一案例进行了分析。本文在分析关联并购与大股东利益输送的相关理论、制度背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动因、行为、影响、约束的思路对黄河旋风的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对黄河旋风关联并购以及并购后系列行为的动因进行探讨,论证此次关联并购具有利益输送性质。在对利益输送行为的分析中,明确了大股东采用的三种利益输送方式,即高溢价的估值结果、选择有利的定向增发价格、采用合适的利润分配计划与时机。在并购带来的影响上,从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财务指标两个角度进行探讨,虽然中小投资者短期未能及时识别大股东的利益输送动机,但财务绩效证实了对上海明匠的关联并购在长期减弱了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通过分析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环境两种约束因素在本案例中发挥的效力,找出关联并购下大股东利益输送得以顺利实施的原因。最终得出大股东存在利用关联并购进行利益输送,这一行为在内部治理机制失效和外部治理环境约束低下时更容易操作的结论。最后,以两类约束因素为基础提出对应的抑制关联并购中利益输送行为的对策。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丰富了研究的案例库,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本案例的研究帮助投资者识别关联并购中的利益输送行为,以期降低与遏制关联并购中掏空行为的发生。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不断发展,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出国留学、境外旅游和境外就医不断增加,强有力地带动了居民跨境消费;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不断成熟,对外政策更加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人员来华投资、旅游消费、就业,境内外人士在国内进行个人本外币兑换的需求日益增长。2008年,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在我国应运而生,改变了一直以来银行网点主导我国个人本外币兑换业务办理的格局,形成银行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工业经济聚焦于由粗放型的要素投入驱动模式向以技术创新为主的效率驱动模式转变。而要使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工业效率提升对工业发展起核心驱动作用,落实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就必须准确地测算工业能源环境效率。故本研究围绕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计算了各省2006年至2016年的工业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进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工业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其时空演变状态。为
古村落的研究在我国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旅游业突飞猛进,古村落的旅游同样是个重要的课题。如何使地域文化在少数民族古村落旅游景观的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使我国不同地区乡村旅游景观具有不同的特色,如何使古村落旅游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如何使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去研究。本文以哈尼族龙马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做了阐释,接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成为投资重点,截至2017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近3000家境外企业实现投资,总共涉及17个行业大类,投资总额201.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1.5%,占中国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2.5%,比重较上年提高了 3%。其中新加披、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俄罗斯、老挝、泰国、越南、巴基斯坦、阿联酋等国是主要投资流向国。但沿线国家政治风险较大,国内政府的不稳定和地缘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给投
景观破碎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一种显著表现形式,定量分析其演变过程及驱动力,能够再现地表景观的动态变化,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和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思路和参考。川中丘陵区是中国最典型的方山丘陵区,区域内人口众多,土地利用率高,是四川省主要的农业区、经济区,但同时水土流失、超坡限开垦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本研究以川中丘陵区典型县域盐亭县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以1987年、1997年
上合组织起源于1996年,成立于2001年,成立之初,更多的是为了彼此之间加强边境信任与打击“三股势力”等安全领域的合作。我国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与中亚各国有大面积的领土接壤,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安全、反恐,打击三股势力对于维护我国新疆周边地区及我国战略后方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且中亚地区能源丰富,对确保我国能源来源多元化与稳定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上合组织国家地区的繁荣稳定也可对“一带一路”倡议
云南省缺少栽培豆科牧草,近年来在局部地区开始种植紫花苜蓿,以改善当地的牧草种类供给结构,然而由于云南省的土壤多降雨量大,可能有利于苜蓿根腐病的发生。为确定云南省苜蓿根腐病的发生及病原种类,本论文研究了腾冲市界头镇栽培的紫花苜蓿根腐病。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当地苜蓿根腐病的症状为根表皮黑色、腐烂,根中柱自上而下黄褐色,但植株的地上部分未见异常,也未死亡植株。2019年1月和6月两次调查时的发病率分别
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劳动者超时、超强度劳动的现象颇为常见,关于“过劳死”的报道也常见诸于报端,过度劳动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果任由其发展,势必会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轻则使劳动者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引发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重则引发过劳死,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劳动效率,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虽然我国一直以来就十分注重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近年来
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优良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蜘蛛是苜蓿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种类多、捕食量大、猎物范围广及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多种苜蓿害虫的关键捕食性天敌类群之一。为了明确苜蓿田蜘蛛的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类,本论文采用网捕法和陷阱法对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庆阳市西峰区两地的苜蓿田蜘蛛进行了系统调查,对所有采集到的蜘蛛样本基于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进行物种鉴定,建立苜蓿田蜘蛛名录,
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物理概念又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教学过程中蕴含着很多科学思维的成分。因此,基于“两个核心”,有必要对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开展研究。本文通过对高中物理概念课堂教学视频的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提炼出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