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MP--GMB和NEAR--RCA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常见细菌之一,它通过分泌肠毒素作用于肠道细胞受体,产生恶心、呕吐、痉挛性疼痛、腹泻、休克综合征和心内膜炎等食物中毒症状。由S.aureus污染引起的食物性中毒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传统的检测方法基于选择培养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这些方法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低,并且涉及复杂的样品制备过程,严重限制了S.aureus的检出和报告。因此,开发出一种快速、灵敏的S.aureus检测方法对由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日常检测至关重要。
  本研究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对靶序列的放大作用以及含有G4基序的分子信标(G4-molecular beacon,GMB)对扩增产物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构建了基于LAMP-GMB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S.aureus的方法;基于适体对靶菌体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以及切口酶扩增反应(Nicking enzyme amplification reaction,NEAR)和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两步放大循环,构建了基于适体传感器快速检测S.aureus的方法。两种传感器均以G四链体(G-quadruplex,G4)和血红素形成的G4-血红素复合物为信号转换单元,其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拟酶活性,能够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检测信号。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基于LAMP-GMB的S.aureus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以S.aureus特有的耐热核酸酶(Thermonuclease,TNase)编码基因nuc为靶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LAMP扩增对检测信号进行放大。LAMP的扩增产物是在同一条DNA链上靶序列周而复始形成的长短不一的片段,选取其中22bp作为GMB探针的识别位点,设计GMB检测探针,使G4基序“隐藏”在分子信标的互补区域,通过分子信标的“开关作用”来控制检测信号的输出。当LAMP特异性扩增出目的片段时,高浓度的甜菜碱溶液会使其DNA双链结构呈半解离状态,从而便于GMB探针识别并结合在扩增产物的靶序列上,同时“打开”茎环结构并释放出完整的G4基序。G4在一定浓度K+条件下形成G4空间构型,结合血红素构成G4-血红素复合物,催化H2O2的还原和鲁米诺底物的氧化,从而产生化学发光反应,实现对S.aureus的定量检测。优化的传感器条件为:LAMP内外引物比为内引物∶外引物=6∶1;LAMP反应温度63℃,时间50min;GMB探针杂交条件为50℃,20min;K+浓度为80mM;血红素浓度为1.2μM。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的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10fg/μL基因组DNA,并且在101-105fg/μ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882。采用碱性聚乙二醇裂解法(Alkaline polyethylene glycol-based method,PEG-OH)对加标牛奶样品的DNA进行提取,其裂解液可以直接应用于下游检测过程,避免了DNA纯化和pH调节的步骤,将DNA提取时间缩短至10min以内。对加标样品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LoD为50CFU/mL,在5×101-5×107CFU/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0.2667X-0.1398,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893。
  (2)基于NEAR-RCA等温放大循环的S.aureus适体传感器的构建。本研究选取S.aureus特异性适体,将适体与检测探针相结合组成传感器的识别单元,即适体.探针(aptamer-probe,AP)。当S.aureus存在时,利用其与适体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作用,将检测探针从AP中置换出来,使其游离在溶液中。游离的探针序列作为下游等温扩增循环的引物,起始NEAR-RCA信号放大过程,产生大量含有G4基序的单链DNA扩增产物。形成G4-血红素复合物诱导鲁米诺化学发光信号,实现对S.aureus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适体生物传感器在5-104CFU/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0.1389X+1.0432,相关系数为R2=0.9220。该传感器通过NEAR-RCA两步等温扩增产生的化学发光值,明显高于单独依赖RCA放大循环的响应值,这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灵敏度,可以检测低至5CFU/mL的靶菌体。更为重要的是,本研究建立的适体传感器可以特异性识别活性的S.aureus菌体,表现出对灭活和活的S.aureus良好的区分能力。
  该研究建立了两种S.aureus快速检测方法,均实现了对目标菌株特异性和高灵敏度检测,操作过程简单,为开发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的现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提供了参考,同时,本研究构建的快速检测传感器对食品领域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写作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将针对此探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点燃激情课堂,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策略。  关键词:写作教学;激情课堂;阅读;练笔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9-0037  语言对人类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是语言,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掌握一定的语言,就能够利
期刊
有机含硫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活中,而且由于含硫化合物的适用性,它还可以作为有机合成的中间体。传统合成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方法一般采用卤代烃与硫醇反应或者硫醇对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这些反应往往条件苛刻,需要预官能团化,并且需要昂贵的催化剂。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有机合成也需要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方法,因此探究绿色高效的方法合成有机含硫化合物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论文采用空气作为氧化剂催化产生硫自由基,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一系列C(sp3)-S键的构建。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内容:
摘要:精准预设让习题课教学具有清晰的方向性,精彩生成让习题课激起思维的火花。在充分认识教学内容和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前提下,对学生出现的不同解法甚至错误解法进行准确的预判,形成预设性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解题障碍或思维误区,产生生成性学习任务。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回归最初定义,探寻错误根源。基于预设和生成融合的平面向量数量积习题教学,选择思维空间较大的
期刊
此文系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规划课题《微课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的科研成果,课题立项号:20JX07185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教育行业也有了崭新的面貌,各种新式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传统的小说教学往往更多的是围绕“小说三要素”做简要的讲解和提炼,而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大多也是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加之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对于小说文本的解读并不够深刻。那么微课紧随时代潮流,因其“短
期刊
桃果实香气怡人、味道甘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桃果实皮薄肉软,且成熟于高温多雨季节,极易受到病原菌侵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根霉菌(Rhizopus stolonifer)引起的软腐病是桃果实采后贮藏的主要病害。传统的果蔬保鲜技术基于低温冷库和气调技术延缓果蔬后熟衰老,并依赖化学杀菌剂加强病害控制效果。然而,化学杀菌剂的长期应用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也成为人们El益关心的问题。因此,开发对环境友好、健康的绿色保鲜技术尤为重要。化学激发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
肉品腐败变质给人类的食品供应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据统计,每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肉品浪费和损失高达2.63亿吨。由于肉品营养物质丰富、水分含量大,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天然培养基,同时肉品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工序繁琐、肉质与外界物质接触机会多,交叉污染导致其中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居高不下。控制微生物污染水平,延缓肉品腐败变质已成为本领域国内外面临的共同挑战。目前已经证明气调包装(CO2/N230%/70%)可以有效抑制冷鲜肉中微生物的生长。综合考虑成本和保鲜效果,应用气调包装是目前冷鲜肉推广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大趋势。因此
植酸通常以盐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植酸盐难以被入和单胃动物消化利用,造成动物体内营养元素缺乏。运用种子发芽激活内源植酸酶方法降解植酸盐,可以提高矿质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同时形成的低级肌醇磷酸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压以及调控细胞代谢等生理作用。在豆类种子发芽过程中,植酸降解产生的磷酸基团在芽苗生长中参与能量代谢,肌醇参与细胞壁的分化与发育,由此调节芽菜生理生化变化和抵抗逆境。无机盐、有机酸等外源调节物质均能调节豆类芽菜生长,促进植酸降解,提高其营养品质。多胺既是一种植物激素,又是一种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中
叶黄素(lutein)是一种具异戊二烯结构的含氧类胡萝卜素,有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但其水溶性差,且结构不稳定,在强光、有氧、高温等条件下,容易发生降解和异构化,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采用超声波法从南瓜皮中提制叶黄素,并对高比例反式叶黄素提取物进行亲水改性,表征其形貌、物化结构性能,评价其贮藏稳定性、体外胃肠道消化特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采用超声波法从南瓜皮中提取叶黄素,发现超声功率对叶黄素提取量的影响较大,高功率超声波能
聚酮化合物(Polyketides)是一类由PKS催化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抑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能产生聚酮化合物,其中,微生物是聚酮化合物的最主要来源。研究发现,环境中可培养微生物只占微生物总量的1%,高达99%的不可培养微生物才是微生物的研究主体,这提示尚有巨大的微生物资源至今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于不可培养微生物研究的宏基因组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绕过传统的实验室纯培养方法,直接提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理念也从温饱型需求转向营养型需求,膳食营养和人体健康的关系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肉类食品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而加工肉制品种类繁多,典型的加工方式有乳化、腌制、煮制和烟熏等,相应的肉制品有乳化肠、咸肉、红烧肉和水煮肉等。不同加工方式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进而可能影响蛋白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和营养价值,但相关的变化规律和机制研究甚少,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论文系统研究了不同加工肉制品蛋白质摄入后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规律及其对肠道微生物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并探究膳食、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