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和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为材料,设置80%土壤含水量(HW)、60%土壤含水量(MW)、40%土壤含水量(LW),测定土壤水分对牛膝菊与铁苋菜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选取沈阳大学校园内光照强度不同的两块样地,分别进行每周一次、共五次的测量试验,测定光照强度对牛膝菊与铁苋菜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PEG-6000,对牛膝菊植株(株高30-40cm)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测量其叶片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本试验在牛膝菊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生长生理、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等各项指标对土壤水分和光照强度的响应,研究土壤水分和光照强度对其生长和光合的影响,为预测牛膝菊潜在的分布范围和有效治理该入侵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20%PEG浓度是牛膝菊抗旱的极限,PEG浓度继续增加,牛膝菊的丙二醛含量和抗氧酶活性降低。 2土壤含水量降低,牛膝菊营养器官具有形态可塑性,牛膝菊茎和叶分配的营养物质更多;铁苋菜生物量减少,叶片有效光合面积增加。 3土壤含水量降低,牛膝菊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递减为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量改变,牛膝菊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多变。 4土壤含水量降低,铁苋菜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铁苋菜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与牛膝菊相反。 5土壤含水量降低,铁苋菜叶绿素含量最终都趋于下降的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最终为升高的趋势;铁苋菜在光合作用中能够利用的光能减少。 6光照强度减弱,牛膝菊营养分配由根部向茎部转移,具有形态可塑性。 7本地种铁苋菜具有一定生长优势。光照强度减弱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与入侵种牛膝菊相比较低。 8光照强度减弱,牛膝菊的耐阴性降低,其耐强光能力增强,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以及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有所下降。光照强度对牛膝菊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较小。强光下牛膝菊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弱光下牛膝菊,强光下牛膝菊的胞间CO2浓度小于弱光下牛膝菊的胞间CO2浓度。 9光照强度减弱,铁苋菜耐阴性升高,铁苋菜耐强光能力降低、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下降。弱光下铁苋菜净光合作用在下午的光合进程中表现出可塑性。强光下铁苋菜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弱光下的铁苋菜,强光下铁苋菜的胞间CO2浓度大于弱光下铁苋菜的胞间CO2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