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磁共振的脑连接与微血管特征的关联机制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s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脑功能连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脑功能和脑疾病的网络机制研究,其方法学基础是针对MRI获得的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signal,BOLD)进行关联性、同步性等分析,以刻画脑功能网络化和组织化。基于MRI的BOLD信号反映了局部脑区的微血管特征和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相对含量的改变,其刻画的脑连接特征会受到生物体微血管特征的影响。但目前关于脑连接特征的改变与微血管特征改变的关系尚不明确,这会导致脑网络机制的解释出现较大偏差。所以综合考虑微血管的影像特征有助于更准确地解释基于BOLD信号刻画的脑连接特征。因此,本论文以脑连接特征与微血管特征的关系作为主要目标,从内在扰动和外在刺激两个角度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健康老化既存在脑功能改变又存在微血管特征改变且无病理性特征的改变,故被选为内在扰动条件。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具有无创且能够同时诱发脑活动和血供的改变而被选为外在刺激的工具。本论文借助多模态成像技术,基于功能MRI(functional MRI,f MRI)刻画脑连接特征、肾脏BOLD信号刻画系统性微血管氧合特征、基于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刻画脑灌注特征,考察不同脑连接特征与系统性微血管氧合特征或脑灌注特征间的关系,以期揭示脑连接与微血管特征的关联机制。主要工作包括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健康老化为内在扰动,将脑自发活动特征和脑灌注特征进行融合分析,构建全脑和局部的神经血管耦合指标,探索健康老化对神经血管耦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老化引起全局神经血管耦合解耦,且这种解耦与认知下降有关。老化还会引起高级认知皮层和运动皮层的局部神经血管耦合增加,以及视觉和听觉皮层的局部神经血管耦合下降。这暗示在健康老化条件下,认知和运动皮层需要更多的供给以维持其神经元活动。本部分强调了神经血管耦合对认知的重要性,并从神经血管耦合角度论证了脑皮层核心节点的功能特征的改变与脑灌注特征密切相关。第二部分,利用功能连接密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FCD)考察体素水平上健康老化对脑连接特征的影响。将系统性微血管氧合特征与脑FCD进行相关分析来研究脑FCD的改变与系统性微血管氧合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健康老化引起的脑运动皮层的FCD增加、默认模式网络的FCD降低、脑动脉血管分水岭区域FCD的改变与系统性微血管氧合下降有关。这些结果表明易受老化影响的脑区功能连接的改变与系统性微血管氧合有关,揭示脑连接的改变与微血管氧合特征紧密相关,为研究功能连接的生理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三部分,利用逐步功能连接的方法考察健康老化引起的感知觉-认知的功能层级结构的改变与系统性微血管氧合的关系,并构建微血管氧合-脑层级功能连接-行为认知的研究模型。结果发现健康老化引起脑皮层核心节点的转换,且脑层级功能连接特征改变越大,微血管氧合越差,认知功能越低。本部分构建微血管氧合-脑层级功能连接-行为认知的研究模型来揭示了脑层级连接特征、微血管氧合特征、行为认知三者间的相关关系,提示系统性微血管氧合对脑层级连接特征的重要性。第四部分,综合脑f MRI、ASL及肾脏BOLD三种模态,利用功能梯度分析刻画不同状态下(静息态和自然刺激态)的脑功能层级结构,并通过调节分析考察系统性微血管氧合或脑灌注特征对脑功能特征与行为表现间关系的作用。在静息态下,健康老化引起感知觉运动系统和高级认知皮层的功能梯度压缩,这些区域的功能梯度在自然刺激态下将进一步被压缩。调节分析表明,微血管特征越好,不同状态下的脑岛功能梯度与行为表现间的关系越紧密。本部分证实了微血管特征能够调节脑功能特征和行为表现的关系,为研究功能连接的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框架。第五部分,以t DCS为外在刺激条件,考察脑功能特征改变和脑灌注改变的关系。利用脑自发活动和功能梯度反映脑功能特征,将脑功能特征和CBF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t DCS引起刺激靶区、视觉网络、高级认知网络的功能特征显著改变,和丘脑、颞上回CBF的降低。耦合分析表明t DCS增强了神经血管耦合,且t DCS引起的丘脑CBF的变化和初级皮层功能梯度改变呈正相关,而与高级皮层网络的功能梯度改变呈负相关,这表明丘脑作为中继站,其灌注的改变与初高级网络的功能特征的变化有关。本部分从外在刺激的角度证实了丘脑灌注在脑功能特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再次强调了灌注的改变在脑连接研究中的重要性。总的来说,本论文探究了不同扰动条件下脑连接特征与微血管特征改变的关联机制。以健康老化为内在扰动,本论文发现健康老化引起的脑自发活动、脑FCD、脑层级连接结构的改变都与微血管特征的改变有关,且微血管特征能够调节脑功能特征和认知功能的关系。以t DCS为外在刺激,本论文发现刺激增强了神经血管耦合,以及刺激诱导的初、高级皮层脑功能梯度改变都与丘脑灌注改变有关。本论文证实了易受扰动影响的脑区连接特征的改变均与微血管特征的改变紧密相关,揭示了微血管特征对脑连接特征的重要性,为脑连接的生理机制提供了解释框架。
其他文献
氮化镓(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具有宽带隙、高临界击穿电场及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等优异特性,特别是AlGaN/GaN异质结具有高浓度的二维电子气(2DEG),使得GaN功率器件在高压、大功率、低功耗及小型化方面独具优势,在电动汽车、激光雷达、通用电源设备及数据中心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在高性能GaN器件的新结构、物理特性、制备工艺以及可靠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首先在耐压方面,由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功率放大器作为发射端的核心部件,在迎来巨大市场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设计方面的挑战。如何解决功率放大器在转换效率与工作带宽之间的相互制约成为了设计者面临的关键问题。对此,本文首先提出了改进型混合连续类功率放大器,缓解了其理论中带宽拓展与效率退化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功率模式三频带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案,以适应不同基站、特种设备的发射需求,并利用输入输出谐波联合控制方法进一
数据采集系统作为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核心单元,在通信、核物理、深空探测、测量仪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领域中的信号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带宽更宽,瞬态特性更加显著,对测试的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然而,受到现有集成电路工艺的限制,单片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芯片难以达到数据采集系统的指标,尤其是采样率指标的要求
工业物联网中嵌入了数百万工业设备,对于实时工业无线信息物理系统中的无线控制,无线通信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基于密码的安全机制因为其基于计算的安全性能限制和高的复杂度,不能满足工控的无线安全的需求。工业实时控制需要低复杂度、轻重量的安全措施,以降低通信的处理时延,提高通信效率,实现超可靠、高安全和低延迟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主要利用无线信道的物理特性(例如,衰落、噪声和干扰)来实现保密消息安全传输
为了满足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业务的大容量传输需求,现代光纤通信开始由非相干系统向相干系统演进,脉冲幅度调制(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AM)和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等高阶调制格式信号已在光网络中实际应用。然而,高阶调制信号对光纤非线性或放大自发辐射噪声(amplified spontaneous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初级生产量增加,进而导致输入土壤的新鲜有机物量增加。输入土壤的新鲜有机物,一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CO2和形成微生物量,另一部分通过物理保护转化为土壤有机质。新鲜有机物输入可能加速原土壤有机质分解,产生激发效应,同时还促进土壤氮释放。然而,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的潜在微生物机制以及输入有机物的物理保护和土壤氮矿化的调控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选取土壤氮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很
光电振荡器(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OEO)是由光电混合链路构成的环形谐振腔,可以同时输出微波信号和光载微波信号,并且所产生的微波信号具有超低的相位噪声以及在宽频段范围内可调谐等特点,在雷达、无线通信、航空航天等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得益于光电混合链路超宽带和光子技术灵活可调谐的特性,OEO在宽带信号处理和高精度传感、测量等方面也极具应用潜力。本论文围绕可调谐
新兴权利的诉求体现出法律制度和社会实际需求的一种张力,对于这类诉求学界主要以呼吁立法的方式进行保护,同时以司法保护的方式也因其门槛低、成本低、反应快、效果好等优点逐渐受到学界的青睐。尽管学界对新兴权利研究颇多,但较少有将新兴权利基础理论与司法裁判相关理论结合研究的。在法院从立案审查制变为立案登记制后,接吻权、常回家看看权、数据权等主张不断地涌入法院,法官却常常面临无法可依的情况,因此将新兴权利理论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通过终端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和联系。现有终端架构存在通用化设计与低冗余优化矛盾突出的问题,导致其仅能采用嵌入式的设计方式,以微处理器这一可配置的器件为中心进行软硬件开发,来适配不同应用的功能需求。而微处理器具备完整的计算机结构(哈佛/冯诺依曼),使得终端在形式上成为了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虽然终端所需承担的任务较为简单,但作为独立的计算机系统,却需要付出远高
物联网概念的出现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万物互联”的美好前景深得人心。时至今日,物联网在数个领域已具备较小规模的应用并产生盈利,但距离大规模的实际应用部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究其缘由,物联网节点能量匮乏是其中的根本原因。物联网节点常使用电池或微型能量采集器作为供电模块,其供电能力极其有限。受能量约束,节点往往需要通过牺牲性能来缓解能耗问题,如降低无线接入的吞吐量和覆盖范围,甚至牺牲通信可靠性。能量匮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