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于1920年将《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这四部晚清小说命名为谴责小说,以区别于以《儒林外史》为代表的讽刺类小说。“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这一说法也自此延续下来,它们自诞生起便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并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囊括了小说思想内容、艺术价值及作者生平等多方面的内容,并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就。但研究中仍有不足之处,对小说中涉及的各类民俗现象不够重视,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本课题将致力于弥补这一不足,尽可能地完善对“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研究,并着重从小说中的民俗现象入手。 论文分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总述民俗观念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形成之间的关系,探讨小说形成的客观因素,从三个方面展开:社会民俗与作家的创作、物质民俗与小说的传播、民俗文化与小说内蕴。 第二章探讨民俗内容之一的物质生活民俗,本章节由三小节组成,分别探讨的是传承千年的物质生产、百花齐放的共商行业、中西合璧的衣食住行。章节末端总结了物质生产、共商行业、衣食住行方面的民俗与小说内容的关系。 第三章讲述的是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民俗,本章节中的三小节分别论述了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及人生礼俗,并总结了物质生活民俗对小说思想的辅助加深作用。 第四章从精神生活民俗入手,分两小节展开,分别讨论了民间游艺与官派作风、民间信仰与民间智慧,对民俗内容的丰富和小说思想的强化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