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江宁条约》关税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gc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方式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社会。其中,关税法律制度的半殖民地化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关税制度的被迫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列强入侵中国、开拓世界市场的根本意图,使其能够达到在中国大量销售商品、甚至销售鸦片以获取暴利的目的。以《中英江宁条约》为起点,在后来签订的大多数条约中,几乎均涉及到关税制度问题,每一个条约的签订,中国关税制度的半殖民程度就加深一步,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关税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历史发展到今天,关税已成为各国政府维护本国政治、经济权益,乃至进行国际经济斗争的一个重要武器。我国根据平等互利和对等原则,通过关税复式税则的运用等方式,争取国际间的关税互惠并反对他国对我国进行关税歧视,促进对外经济技术交往,扩大对外经济合作。自入世以来,中国的关税法律制度也相应的作出了比较大的调整,逐步放宽对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税率方面也逐步降低。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困惑,本文试图通过对此段历史的详细考察,从特定角度为现在的关税法律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促进关税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本文以《中英江宁条约》为中心,详细考察该条约的签署背景、签署程序,重点分析该条约的内容,特别是相关关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并对其影响进行深入的评析。同时,本文还拟将《江宁条约》所确定的关税规则的纵向的发展演变作为论文的另一条主线,通过对《江宁条约》之后陆续签订的各个条约的相关内容的考察,来认识帝国主义是如何突破《江宁条约》所确立的关税制度、逐步扩大在中国的关税权利、进而使半殖民地化的关税制度最终确立的。论文从以上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江宁条约》所确定的关税制度进行全面的考察,有利于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中国近代关税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重要命题。“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
随着商标权不断扩张,对注册商标权利进行限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新趋势,注册商标合理使用即是对注册商标权利进行限制的一种手段,许多国家以及国际条约都规定了注册商标
学位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水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力度和范围急速扩大。但水权制度在我国还属于比较新的研究课题。水权所有
学位
连续 3 a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陕北丘陵沟壑区旱梯田采取双料沟垄组合覆盖 ,可明显改善土壤水、气、热环境状况。通过减少裸露地表的无效蒸发 ,加快植株生育进程 ,缓解土壤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