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性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日益增加,越来越成为经济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研究的重点内容。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是目前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研究重点,对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不容乐观,其逆差存在已久并且有增大的趋势,亟需增加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出口额。所以本文在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影响其竞争力的因子。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提高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本文首先分析我国1997-2014年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竞争力状况,分为整体和结构两部分进行分析。在对竞争力进行分析时还选取多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以比较出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地位。实证上把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两种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对供给因素、需求因素、技术创新、产业基础和政府作用这五种影响因素提取11个指标,来探讨这些指标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程度。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两个公共因子,“直接效应”因子和“溢出效应”因子。其中,直接效应因子包括供给因素和产业基础,溢出效应因子包括需求因素、技术创新和政府作用。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综合因子得分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反映指标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额具有正效应。但是FDI这一指标却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额产生负效应。研究发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在于FDI大部分流向制造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所占份额较小。另一方面在于FDI自身存在挤出效应,行业间竞争极有可能挤出本国生产性服务业所占份额。在对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产业层面和微观层面全方位考虑,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来改善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