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7567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改善和提高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及其措施,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大批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具有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的双重功能。农民失去土地后,既丧失了拥有土地所带来的社会保障权利,又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使得失地农民成为一个既有别于一般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的特殊的弱势群体。大多数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许多生活陷入困境。失地农民是中国最弱势、最缺乏保障、最特殊化的群体,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尽快建立起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实行可持续生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农村城市化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本文选取了济南市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解剖。城市化开发带来了济南市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全市综合实力增强,社会财富增加,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居民生活由温饱而达到宽裕。在城市化过程中,济南市高度重视失地农民安置与保障方面的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完善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劳动力就业三方面的政策体系,实现了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社会稳定、文明程度提升的和谐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发展进行阐述;然后重点论述了本文的核心部分——济南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将济南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过程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劳动力就业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既提到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闪光点,也涉及了其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明确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应以保护失地农民利益为政策目标,完善就业保障与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等相关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是在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下,以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为背景,立足 s大学长聘制度改革实践,从组织行为学视角,剖析高校教师对聘任制变革的态度。  本研
研究以消费理论和行为科学等理论为支点,以浙江省金华市普通高中学生家庭为研究对象,以该市普通高中家庭选择性教育消费行为为研究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数据,运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