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髋关节旋转中心及DDH髋关节球形度的CT、MRI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儿童髋关节旋转中心的CT、MRI研究  背景: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骨外科的常见下肢畸形,是小儿骨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病率为0.1%~0.2%,女性约为男性的5倍。髋关节是人体的一个球窝关节,髋臼与股骨头为同心球结构,髋关节旋转中心、髋臼球中心、股骨头中心为同一中心。正常髋关节的发育生长,依赖于“头臼同心”这种对应关系。当髋关节头臼同心关系被破坏后,髋臼与股骨头的形态、大小、包容关系发生一系列改变,导致了DDH的出现。  目的:  以正常儿童髋关节的同心球结构为基础,尝试将儿童髋关节旋转中心定位于CT、MRI的断层图像上,进而提出一种简洁、准确的临床定位方法。  方法:  1.研究对象  收集山东省立医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54例儿童髋关节的CT、MRI影像学资料,54例均行MSCT、MRI检查,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5岁,男性31例,女性23例,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既往有髋关节外伤、炎症、肿瘤等病史;2.髋关节发育异常等疾病或其他下肢畸形;3.脑性瘫痪、脊髓损伤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  2.检查设备与扫描技术、后处理方法  2.1扫描准备  对于5岁以下不能配合影像学检查的儿童,检查前30分钟给予10%水合氯醛溶液,按照0.5ml/kg剂量口服镇静。MSCT与MRI检查时,采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体位,双下肢自然伸直脚尖向上,双踝关节之间及其外侧分别垫条形沙袋固定。在MSCT扫描时,对被检查者的射线敏感部位用铅衣包裹进行防护。  2.2 CT扫描与图像后处理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750HD MSCT进行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上自髂嵴水平、下至股骨近段,扫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进行软组织算法薄层重建,将重建数据在CT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方位重组,在股骨头斜冠状位、斜矢状位、常规冠状位的中央层面图像上利用后处理工作站的画圆工具,在中间窗图像上拟合圆形与股骨头边缘相吻合,圆心自动生成。在斜冠状位图像上经圆心沿骨骺软骨板走行方向画平行线、与拟合圆形相交,再经圆心向髋臼顶方向画骨骺软骨板平行线的垂线、与股骨头边缘相交;在斜矢状位、常规冠状位中央层面图像上进行相同的操作,获得另外两条垂线。  2.2 MR扫描与图像后处理  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Verio3.0T磁共振,进行双髋关节的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扫描时以双侧髋臼的“Y”形软骨为参考标志定位,调整扫描层面经过股骨头中心。采用多通道体部线圈,进行TSE序列的轴位T1WI、T2WI,冠状位T1WI;短TI反转恢复序列(short TI inversion recovery sequency,STIR)冠状位扫描。扫描范围从髂嵴上缘至股骨近段,层厚2.5~3 mm,层间距为0.5~0.6mm。在冠状位STIR序列的股骨头中央层面图像上,进行与CT常规冠状位图像相同的操作,拟合圆形与股骨头边缘,获取经过圆心的骨骺软骨板平行线及其垂线。  结果:  1.测量54例儿童(108髋)的股骨头在多方位CT及MRI的半径值(即MSCT斜冠状位、斜矢状位、冠状位、MR冠状位上股骨头垂线长度),方差齐性检验P=0.870,样本方差齐,符合正态分布。髋关节冠状位MRI对儿童股骨头的形态、骨性及软骨性结构显示上优于CT,可以清楚分辨股骨头骨骺、骺软骨。  2.1~4岁组17例儿童股骨头在MSCT斜冠状位、斜矢状位、冠状位及MR冠状位上的半径分别为:左侧(mm)9.51±1.72、8.76±1.68、8.82±1.61、13.11±1.38,右侧(mm)9.44±1.80、8.76±1.77、8.88±1.80、12.96±1.46。 CT三方位测量值与MR冠状位测量值的单向方差分析结果:左侧P值=0,右侧P值=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经过多方位CT与冠状位MRI测量证实,在儿童股骨头中央层面图像上,拟合圆心位于骨骺软骨板走行区内,且股骨头半径等于骨骺软骨板平行线长度的1/2,因此骨骺软骨板的中点可以作为股骨头中心,即髋关节旋转中心在CT、MRI上可以进行准确定位。  2.儿童股骨头骨骺软骨随年龄不同存在形态差异。1~4岁组儿童股骨头骨骺软骨较厚、骨化中心较小,MRI对于儿童髋臼、股骨头形态显示优于CT,对髋关节旋转中心的寻找、定位更加准确;而MSCT对股骨头软骨的显示分辨能力有限,此时可以将股骨头中心定位于股骨干骺端上缘的1/2中点处。  3.对于4~12岁组儿童,股骨头骨骺软骨的厚度明显变薄,MSCT与MRI对股骨头形态均显示较好,股骨头边缘分辨清楚,对于股骨头半径测量值及髋关节旋转中心定位上无明显差异。  第二部分 DDH髋关节球形度与IHDI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  DDH的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然而DDH的发病原因仍不明确。患儿诊治时的年龄,髋臼与股骨近端的畸形程度,髋关节邻近肌肉、韧带软组织的病情,均对治疗方案与远期疗效产生影响。  临床上判断DDH的客观依据是影像学,尤其X线平片有多种判断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的测量参数,及多种分度、分型方法来评估病情的轻重程度。但是这些X线的经典参数中几乎没有一个明确指标,可以用来直观、量化评价这种球状、弧形髋关节面的形态变化;MRI能够直观显示儿童髋臼软骨、盂唇及未骨化股骨头,可以准确观察髋臼关节面的形态及其变化,然而缺乏评估关节面形态改变的量化指标。  目的:  通过对DDH患儿与正常儿童髋关节面的差异性研究,探索球形度在髋关节面形态改变中的量化评估价值;并根据DDH髋关节的MRI特征,将病变髋关节球形度与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IHDI)分型进行对照研究,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关节复位程度及预测远期疗效提供一种新的依据。  方法:  1.研究对象  收集山东省立医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经影像与临床证实的49例1~12岁DDH患儿的髋关节MRI资料,其中左髋34例、右髋15例;男15例、女34例,年龄1~12岁、平均8.1岁;54例1~12岁正常儿童的髋关节MRI资料,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1~12岁、平均6.5岁,正常组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既往有髋关节外伤、炎症、肿瘤等病史;2.髋关节发育异常等疾病或其他下肢畸形;3.脑性瘫痪、脊髓损伤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  2.检查设备与扫描技术、后处理方法  2.1扫描准备:同第一部分  2.2 MR扫描及图像后处理  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Verio3.0T磁共振进行髋关节扫描,(1)进行双髋关节的横断位T1WI、T2WI和冠状位T1WI、STIR序列扫描,均以双侧髋臼的“Y”形软骨为参考标志,定位时调整扫描层面均经过股骨头中央;(2)对于DDH患儿,分别进行健侧及患侧的单髋关节冠状位PDWI序列扫描。  结果:  1.54例正常儿童髋关节MRI显示,双髋关节软骨关节面形态基本呈圆形、球状。双侧髋关节球形度得分为:左侧0.95±0.03,右侧0.93±0.03,球形度得分均接近于1。左右双髋球形度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值=0.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本组研究中,正常儿童不同年龄组(1~4岁组和4~12组)髋关节球形度得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右侧P值=0.657,左侧P值=0.5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49例DDH患儿依据IHDI标准分型,Ⅰ型17例、Ⅱ型11例、Ⅲ型11例、Ⅳ型10例;Ⅰ~Ⅳ型髋关节球形度得分为:0.77±0.08,0.72±0.13,0.46±0.21,0.39±0.15;单向方差分析结果P值=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正常儿童的双髋关节软骨关节面形态基本呈圆形、球状,髋关节球形度与年龄、侧别无明显相关性。  2.IHDI分型与DDH髋关节球形度呈负相关;IHDI分型提高,病变髋关节的球形度减小。DDH随着球形度减小,髋关节MR病理影像改变逐渐加重。  3.髋关节球形度能够直观反映、量化判断髋关节面的形态变化特征。球形度结合IHDI分型有助于指导DDH的治疗,判断关节复位程度及预测远期疗效。
其他文献
摘 要:《等待》是著名美籍华侨作家哈金的代表作,小说以简单朴实的语言和写实的风格展现了一个个平凡人物的生活故事,包含丰富的伦理意义。以叙事时距和频率为突破点探讨《等待》中叙事节奏,分析省略、场景以及重复叙事对小说叙述节奏的控制,读者可以看到这种叙事节奏对人物刻画和主题发展所具备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等待》;叙事节奏;时距;重复叙事  哈金,原名金雪飞,于20世纪80年代赴美进修博士学位,随后留
《舞姬》作为森鸥外浪漫三部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中外研究者所探讨.本文将通过精神分析理论的“自我意识分化”这一概念,分析《舞姬》主人公太田丰太郎的
摘 要:《无声告白》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代表作品,小说以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华裔詹姆斯·李一家人的生活为例,讲述了华裔家庭成员在文化夹缝中生存的困境,以及华裔移民在美国白人文化主導下的艰辛的文化适应过程,揭示了美国多元文化冲击下少数族裔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关键词:文化适应理论;詹姆斯·李;文化认同  引言:  伍绮诗是华裔美国作家,高中学习期间,伍绮诗便展现了一定的写作天赋。她的短篇小说我《我
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描写了一位深受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迫害的悲剧女性.事实上,主人公玛丽还是不幸家庭的牺牲品和受害者.本文基于莫瑞?鲍文提出的家庭系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