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ndoscopicvariceal ligation,EVL)后患者证候分布,以探讨EVL后中医证型特点。为临床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以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就诊符合纳入和诊断标准的患者,经过内镜确诊入组的100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EVL后证候分布特点,分析证型和Child-Pugh分级、病程、病位、血型等之间的关系。 结果:1、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中男性占73%,女性占27%,男女比例为2.7∶1,40-60岁年龄段占65%。2、EVL后有6种纯证型,11种复合证型。3、根据《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中肝硬化的证候分类,肝郁气结证1例,水湿内阻证11例,湿热蕴结证14例,肝肾阴虚证34例,脾肾阳虚证25例,瘀血阻络证15例,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水湿内阻证>肝气郁结证。舌形以瘦薄舌、胖舌、嫩舌为主,舌苔分布中白苔占大部分,舌色以淡白舌为主,脉像分布主要以脉弱,脉细为主。4、EVL后的病位主要在肝、脾、肾、胃。5、在所收集的100例患者中,EVL后证型中血型分布,经X2检验,P>0.05。6、EVL后Child-Pugh分级中A级患者未见;B级患者证候分布以肝肾阴虚证为主,脾肾阳虚证、湿热蕴结证、瘀血阻络证次之; C级患者以脾肾阳虚证为主,肝肾阴虚证次之。7、EVL后8个月患者证型分布以肝肾阴虚、脾肾阴虚证为主;术后16个月,以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为主,脾肾阳虚证次之;术后22个月,以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为主,水湿内阻证、脾肾阳虚证次之。 结论:1、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中以40-60岁年龄段居多,男性多见。2、EVL后复证多见,且多为虚实兼挟证。3、EVL后以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多见。舌形以瘦薄舌、胖舌、嫩舌为主,舌苔分布中白苔占大部分,舌色以淡白舌为主,脉像分布主要以弱脉,细脉为主。4、EVL后的病位主要在肝、脾、肾、胃。5、EVL后证型与血型不具有相关性,与Child-Pugh分期、病程具有一定相关性。6、本研究结果提示EVL后虚证的临床证候较明显。故在套扎后应注重虚证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静脉曲张复发及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达到缓解症状,减少胃镜随访次数的目的,为肝硬化EVL术后患者的中医辨证的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