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了解广州地区人群感染的Hp菌株的vacA及cagA基因的多态性,探讨Hp菌株的基因亚型分布特点及其与致病的关系;(2)建立幽门螺杆菌(Hp)及海尔曼螺杆菌(Hh)感染小鼠模型,(3)建立14C-尿素呼气试验(UBT)无创性检测小鼠感染Hp及Hh的方法。 方法 (1)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92株Hp临床分离株的vacA基因的信号区(s区)和中间区(m区)以及cagA基因。(2)用中性红吸收法测定Hp培养上清浓缩液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3)应用PCR方法扩增来源于人胃的Hh和来源于狗胃的Hh类似菌的尿素酶B片段以及另一未知片段,并对未知片段进行测序。(4)应用26株Hp临床分离株以及SS1株反复灌喂方法建立Hp感染小鼠模型。(5)采用Hh感染患者以及感染Hh类似菌的狗胃粘膜组织磨碎后直接灌喂方法建立Hh以及Hh类似菌感染小鼠模型。(6)应用UBT方法检查Hp及Hh感染小鼠模型的细菌定植情况。 结果 (1)从92株Hp临床分离株中,检出sla/ml型14株(15.2%)、sla/mla型6株(6.5%)、sla/m2型55株(59.8%)、slb/ml型2株(2.2%)、slb/m2型5株(5.4%)、s2/m2型8株(8.7%),有2株Hp未能分型,未发现slb/mla、s2/ml及s2/mla型。(2)分离自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患者的Hp菌株,两组菌株的s亚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m亚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sla型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密切。(3)92株Hp临床分离株中,有83株为cagA基因阳性,阳性率为90.2%。胃癌以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Hp的cagA阳性率高于慢性胃炎患者感染Hp的cagA阳性率(P<0.05),提示cagA阳性Hp与胃癌以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密切。(4)cagA与Hp的s亚型有关,尤其与Hp的sla关系密切,而与m亚型无关。(5)Hp的细胞毒性与其s亚型、m亚型以及cagA均有关系。(6)应用2对不同的特异性引物均可一致扩增Hh及来源于狗胃粘膜的Hh类似菌,2株不同来源的Hh及其类似菌的同源性为97.4%,提示两者可能是同一种细菌,即Hh。(7)Hh或Hh类似菌容易在Balb/c小鼠胃内定植,成功串达到100%新鲜分离的Hp混合株以及% 株亦可在Balb/C小鼠胃内定植,但其感染成功率低于Hh或Hh 茵。枯)HP及Hh、Hh类似菌感染小鼠的病理变化类似,但Hh和Hh类似菌感染小鼠出现病理变化的时间早而且较为明显。在感染第4周,部分Hh与Hh类似菌感染小鼠胃粘膜可见少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HP感染小鼠则在感染第8周后,亦可见上述病理变化。感染第16周后,全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粘膜都可见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部分小鼠出现胃粘膜糜烂或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甚至出现淋巴滤泡形成。仅)Hp及 Hh感染小鼠呼出 C02的放射活性都在灌喂’℃-尿素溶液后第 10分钟达到高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然后逐渐降低,至第24小时以后接近本底水平。以阴性对照组小鼠灌喂‘℃-尿素溶液后第10分钟的dPP均数+ZS(或3S)作为UBT的临界值,UBT诊断HP感染小鼠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告值和阴性预告值分别为89.1%(92.3%)、85.6$(84.5%)、86%(84.2%)、88.7%(92.5%)。UBT诊断Hh感染小鼠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告值和阴性预告值分别为90.6%(93.5%)、95.9%(96.1%)、96.7%(96 7%)、88.7%(92.5%)。 结论 0)广州地区感染的地存在多种v既 基因亚型,较常见的亚型为* 型,其次sla/ml 型,未发现slbhala、sZlml及sZ/mla 型。Hp菌株cagA阳性率为 90.2儿。a)Hp的 sla亚型及 cagA阳性均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以及Hp菌株的细胞毒性有关。*)证实狗胃内存在Hh,为人类感染 m来源于动物(狗)提供证据。()初步建立了 pp感染小鼠模型,但Hp长期感染模型仍不够理想八5)建立稳定可靠的Hh长期感染小鼠模型,可用于Hh的致病性研究以及Hp疫苗评价。O)建立’t-尿素呼气试验检测 Hp或 Hh感染小鼠模型的方法,为将来 Hp疫苗在小鼠模型中防治效果的评价提供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