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意象是唐诗的精华,意象是诗人借助有形客体抒发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意象被诗人投射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意象是理解唐诗核心内容的重要途径。一首唐诗一般由一个或几个意象组成,唐诗中的意象不仅展现给读者一个生动的画面,而且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并蕴含有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意象的对等是唐诗翻译的难点。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英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意象。除了文化因素以外,唐诗意象与唐诗音和形的关系也是考虑的重点,在准确再现意象的同时保留原诗的音美和形美是国内外大量译者面临的难题。在最知名的译者中,许渊冲的成就甚高。在意象的处理上,许渊冲能够准确把握意象的表面和深层含义,并将这种含义准确、优美地用英文表达出来,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本文将主要探讨许渊冲对意象的把握,以及他在意象翻译中如何解决对等问题。对等理论是翻译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翻译文学作品中,完全对等难以实现,因而不同的译者在对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同的尝试。许渊冲追求翻译之“美”,这是对等的最高价值所在。为了保留唐诗原有的美,本文重点强调诗歌的音形对等和文化对等相结合,研究音、形对等在再现意象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及意象的再现对传达诗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