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eiosis,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并生长发生病变,甚至引起症状。内异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它在生育年龄的发病率为10-15%,且有明显的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内异症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其表现的细胞增生、浸润和复发性都是一种恶性生物学行为。现今对内异症的研究日渐深入,但其机制尚未清楚,治疗结果也不理想。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内异症是一种多病因的多基因遗传疾病,同时是一种典型的炎症相关性疾病,与亚临床腹膜炎症有关。但目前对内异症炎症尚不十分清楚,本实验通过对内异症患者腹腔液病原学及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的检测,进一步对内异症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病原体检测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进行需氧及厌氧菌的培养以及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测定,了解患者炎症反应类型,进一步探讨内异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住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四组,内异症无盆腔粘连组(18例),内异症合并盆腔粘连组(18例),炎性盆腔粘连组(16例),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在腹腔镜下取其腹腔液进行细菌培养及以衣原体、支原体的检测。结果:20例正常对照组中细菌培养阴性,检出支原体1例,阳性率5%;内异症组36例无病原微生物检出;炎性盆腔粘连组4例细菌成阳性,细菌阳性率为25%,检出衣原体支原体各2例,其阳性率分别为12.5%。结论:内异症患者腹腔液病原学检测为阴性,考虑内异症患者的盆腔炎症反应可能是无菌性炎症。第二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CRP与APN的表达目的:测定内异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脂联素(adiponectin,APN)的水平,探讨其在内异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正常对照组(20例),内异症组(32例),其中内异症无盆腔粘连组(16例),内异症合并盆腔粘连组(16例)的血清及腹腔液中CRP、APN进行测定。结果:1.血清中内异症合并盆腔粘连组CRP为(14.78±1.70μg/ml),无盆腔粘连组为(9.03±1.36μg/ml),两者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为(3.02±0.16μg/ml),其水平低于病例组,(P<0.05)。内异症无盆腔粘连组APN为(12.7±1.28μg/ml),合并盆腔粘连组为(9.98±1.43μg/ml),两者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为(15.1±2.40μg/ml),高于病例组,(P<0.05)。2.内异症无盆腔粘连组、合并盆腔粘连组及对照组三者的腹腔液中CRP、APN的水平分别(1.69±0.26μg/ml),(2.65±0.31μg/ml),(1.09±0.26μg/ml);(2.34±0.40μg/ml),(1.70±0.27μg/ml),(2.88±0.43μg/ml)。结论:内异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的CRP与APN水平与对照组有差异,且与内异症患者的盆腔粘连有关,说明这些因子参与了内异症的盆腔炎症过程,在内异症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