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三大类实词的词类活用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OY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清代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为底本,并结合陈维礼等人编写的《韩非子译注》和《古代汉语词典》,力求对《韩非子》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共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明确了词类活用的定义,与“兼类”有着明显区别,不可混淆。其次明确了词类活用的范围问题,主要论证了名词作状语不属于词类活用,使动、意动用法属于词类活用。再次梳理了《韩非子》词类活用的研究现状。最后是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为正文,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列举三大类实词的活用类型。首先是三大类实词间的普通活用。即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和一般动词。其次探讨了特殊活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第二章探究其活用条件。在普通活用中,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条件相似,如构成“所字结构”、后面接宾语等。形容词、动词活用作名词的条件相似,如用作主语或宾语。对于使动、意动用法的条件,是在活用为动词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的。在《韩非子》中,以下三种情况影响下,会出现特殊活用。即受宾语的影响;并列结构影响;“相”或“自”后加形容词。第三章分析词类活用后的语义变化。这个部分我们分析三大词类普通活用后的语义变化、特殊活用后的语义变化。名词在特殊活用时发生了两个层次上的语义变化,一是动词义,二是附加义。而动词和形容词在特殊活用时,语义方面只发生了一个层次上的变化,即附加义。第三部分为结语,结语部分清晰地列举出《韩非子》中三大类实词词类活用的数量,并对整篇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根据萨特的说法,哲学家和文学家都有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认识,但是对于哲学家来说,对于事件的认识往往会上升到世界观的层次,从而形成自己的哲学观念.但对于文学家来来说,对于世
佐拉·尼尔·赫斯顿和艾丽斯·沃克都是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女作家。赫斯顿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的经典作家。她在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中以独
建安文学历来以“风骨”著称,这一时期的诗文创作以慷慨悲凉的时代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不仅可与“七子之冠冕”的王粲争席,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