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高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国保险业的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进入职场,并且在职场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工作,成为企业高管甚至担任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近年来,女性高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欧洲各国陆续立法强制实施女性董事配额,挪威作为第一个实行董事会性别配额制度的国家,政府自2001年起就针对性别配额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2005年12月9日,董事会性别配额制度正式生效,该制度规定在挪威上市的所有有限责任公司必须遵守它。而欧盟也在2012年修订女性董事配额计划,强制增加董事会女性成员比例。到现在为止,世界上实行了性别配额制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了100多个,而实行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政界和商界。归根结底,性别配额制其实是一种分配制度,即在有限的岗位资源范围内,对可获取该资源的男女人数进行分配。它通常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如果女性人数没有达到董事会总人数的一定比例,该公司就将面临被解散的可能。(1)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推动女性进入管理层方面却少有动作,关于女性董事配额的规定更是没有。溯源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的长河中,女性长期被禁锢在家庭中,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思想的主流认为女性应该相夫教子,不应该在外抛头露面。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男女平等的观点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中国女性也积极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撑起了中国的半边天甚至在全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很多欧美的理论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领导者在职场中的行事风格有着许多的不同:相对于女性领导,男性领导往往表现的更为强势,不善于与合作者沟通,并且更容易过度自信从而行为较激进,冒险的概率更大,而女性领导者由于做事更加细致从而能更精准地捕捉一些对企业有用的信息,加之更具有亲和力,所以能使工作更有效率,决策更有准确性。许多用欧美国家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女性高管比例和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在女性加速进入职场的同时,中国保险行业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各个保险公司为了提升公司绩效在多个方面寻求突破,更完善的管理层架构以及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但是已有的研究中很少有将研究点聚焦在保险行业的,所以本文对于女性高管与保险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的探索与研究,希望通过分析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女性高管特征及实证研究来为其决策提供协助。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了女性高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的相关文献,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并确定用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这两个指标衡量保险公司绩效。然后介绍了女性高管与公司绩效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高层梯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从而为之后的研究分析奠定充足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各项指标都显示出中国保险行业正在快速发展,然后分析中国保险公司的女性高管特征,发现女性高管比例较低且平均学历和平均年龄都低于男性高管。第四章对女性高管对保险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管比例与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增加女性高管比例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可能存在比如更好的规避风险和更高的工作效率的影响。女性高管平均年龄和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年龄较高的女性加入高层管理团队不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可能存在比如精力不足或工作懈怠等原因的影响。而女性高管平均学历与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第五章为全文结论和启示,并针对我国保险行业如何更好更快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女性高管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可能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关于女性高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现有文献基于分行业的或者分地区的都有研究,但是基于中国保险业的研究还鲜有涉及。本文将视角聚焦于还处于发展阶段的保险行业。第二,本文的实证结果证明了女性高管对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影响保险公司绩效的因素,从而给监管部门为保险业更好更快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思路,进而实现高管个人发展、企业价值提升、社会公共效益的多方共赢。本文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只探讨了女性高管的性别比例、学历、年龄对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没有考虑到企业环境、资源等因素。其次,本文只将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这四个指标用来衡量保险公司的绩效,其实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价还包括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多个方面,但是本文并没有涉及。并且由于公开披露的信息较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从2015年起才要求各家保险公司在偿付能力信息报告中披露高管性别,年龄,学历等信息,所以本文实证研究所用的数据只是基于最近三年的数据,因此可能最后会使实证结果产生偏差。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导致我国的养老压力不断增大,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挑战。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断增大的养老压力,政府在深入改革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大力发展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基础上,开始加快建设第三支柱的养老体系。其中,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体系的重要内容。2014年,中国保监会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开展了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从2005年到2018年十多年间,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资金总规模和资金运用余额均高速增长,到2018年保险资金总规模已达到18.33万亿,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也达到16.4万亿,资金运用增长率逐年增加,年均资金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2016年“偿二代”正式实施,与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相比,偿二代监管体系是以风险为导向,明确提出了定量、定性和市场约束机制的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人口结构出现深刻转型,老年人口增多,比例扩大,已成为社会现实,犯罪分子将老年人视作侵害的重要目标,产生了许多涉老诈骗犯罪。涉老诈骗犯罪具有链条化、隐匿化、经营化特点,侵害老年人的财产、健康和家庭关系,动摇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对涉老诈骗犯罪的现状、特点、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侵害视角下犯罪分子的目标选择动因和被害视角下老年人的三重需求,是涉老诈骗犯罪的重要成因。了解涉老诈骗犯罪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因子25-A(CDC25A)与胃癌化疗药物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根据化疗后疗效评估标准,分为敏感组(n=53,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耐药组(n=47,稳定+进展),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胃镜检查的100例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比较CDC2
报纸
我国的农产品相当丰富,各个地区由于环境和地域的不同生产各自的特色农产品。对于农作物和畜产品,农业保险在风险管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72.65亿元,为2亿农户提供了风险保障,保障金额达到3.46万亿元,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已仅次于美国,居于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农业保险不但在分散农业风险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如今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中也有农业保险的身影。但是,目前我国的
非寿险业经营的周期性是Conning保险经纪公司在1979年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及的。其后,关于保险业的承保周期的研究层出不穷,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集中在对承保周期的存在性以及承保周期的形成机制解释上,先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险种、不同区域的承保周期进行研究分析。大部分研究表明国内外的产险市场普遍存在承保周期现象,但有些研究结论在细节上却有所不同。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保险市场存在承保周期现象,发展中
可穿戴技术的概念最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顾名思义,可穿戴设备是一种便携式设备,不仅可以收集步数、运动、睡眠等用户行为数据,还可以监测用户的心率、血糖、血压等生理体征数据。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长久以来困扰着人身险行业的发展,而可穿戴设备凭借其强大的信息收集、存储和传输的能力,有望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日益受到人身险业者的关注。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将可穿戴设备产生的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备受全社会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完善社保制度的改革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为企业减负,这是否会影响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性?本文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研究对象,采用2009年-2018年基金收支相关数据,基于GM(1,
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主干层”,参保人数连年增多,统筹基金收支规模不断加大。但是,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出的较快增长会使基金平稳运行蕴含潜在风险。住院结算支出是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出中数额最大的一部分。在医保实际中,住院结算支出实际上是住院(合规)费用和实际报销比例两者的乘积。因此,研究这两个指标的变化和规律即可反映住院结算支出的变化及规律。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