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更换对基金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shi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国外成熟的基金市场,我国基金经理更换显得过于频繁。深入研究基金经理更换对基金绩效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基金业的健康发展和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均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基金经理更换对基金绩效的影响。首先,构建基金经理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两期动态均衡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对基金经理更换与基金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基于业绩相关理论、锦标赛理论、声誉机制、羊群行为、不完全契约理论之下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最后,运用目标调整收益率把研究样本划分为正、负样本,对基金经理更换对基金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⑴基金经理更换后,基金的整体业绩不能保持原有的业绩水平,不能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一些基金的业绩指标反而恶化。⑵对于投资组合风险而言,基金经理更换前的投资组合风险大于更换后。⑶总体来说,基金经理更换对择时选股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基金经理具有一定的选股能力,但不随基金经理的更换而改变,择时能力在基金经理更换前后均比较差,基本上没有择时能力。⑷基金经理更换前后,基金投资组合风格基本不变,正样本偏好于价值型股票,负样本偏好于成长型股票。⑸基金经理更换对基金绩效影响会产生投资者的外部效应,基金的资金净流入会减少。   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换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人才竞争机制,对基金业绩改善,投资组合风险降低,治理结构完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规范基金经理执业规定,限制基金经理频繁非理性的更换,同时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投资者应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基金经理在基金中的作用,合理评估基金经理更换对基金绩效所带来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借鉴工科课程改革的思路,以学生的成长过程为线索,突出高职特点,强化企业与专业背景。建设以道德和法律为基本点(1+1)、以不同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X)为侧重点、以行为养成为切入点、“校企双驱,知行合一”的“2+X”高职德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2+X”;“校企双驱,知行合一”;高职德育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德育方面普遍存在与本科院校雷同、职业特色与就业岗位关联性差、注重
对由普通与超细聚酯纤维纺成的村田喷气纺纱线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用带有数码相机的光学显微镜进行纱线的结构研究。由拍摄的照片可得到很多纱线结构参数,如纱线正常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