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基质培育壮秧,进行不同基质、营养液及秧盘类型的组合效果研究,。试验于2015~2016年进行,以垦粳5号为供试品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垦粳5号秧苗素质、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实现工厂化育苗和水稻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质粉+平盘/钵形毯式秧盘+2号营养液组合秧苗素质表现最佳,叶龄、根长、根数、百株地上、地下干重、发根力分别较对照提高了5.7%、12.9%、10.3%、12.9%、21.4%、18.7%。各项指标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处理14基质粉+平盘+2号营养液组合提高了水稻秧苗素质。其次为基质粉+钵形毯式秧盘+2号营养液组合。2.不同基质组合均提高了水稻的分蘖成穗率,且分蘖成穗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43*)。SPAD值、齐穗期和灌浆期的干物质量、叶面积、糖花比、根系活力均以处理14最好,分别较对照提高了8.9%、10.9%、9.4%、8.3%、4.2%、15.7%、18.1%;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3.基质粉与平盘和2号营养液组合通过秧苗素质指标的提高,使着粒密度、穗重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7.6%、6.6%、11.7%、23.3%;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及穗长、穗数、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4.产量以处理14最大,较对照提高了5.5%。穗数、穗粒数以处理14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8%、1.8%。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945**、0.957**、0.928**)。基质粉与平盘和2号营养液组合通过秧苗素质指标的提高,从而增加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而水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穗数、穗粒数以及千粒重的增加。5.碾磨品质以处理11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3%、2.1%、9.4%;外观品质、营养品质以处理10最好;食味评分以处理10最高,较对照提高了2.2%。综上所述,处理10即基质板与钵形毯式秧盘和1号营养液组合品质最佳。6.最优基质组合的产量较对照增收858.9元/hm2。尽管受到基质成本的限制,经济效益并不可观,但从操作方便,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考虑,基质组合具有更好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