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词根+类词缀”的构词方式成为汉语新词语产生的一个重要渠道。类词缀的能产性不仅有利于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习和掌握汉语词语,而且有利于扩大和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因此重视汉语类词缀的教学,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本文选取《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国家汉办1996)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30个类词缀在北京语言大学动态作文语料库里进行检索,对其所出现的所有偏误进行归纳,共整理出五种偏误类型,分别是用法混淆,过度类推,类词缀缺省,类词缀混用,以及成分多余。并从学习者的主观认知角度,词汇语义学的角度,与词汇语义相关的语用学这三方面,分别分析了产生这五种偏误类型的原因。最后通过以上的分析,及对一线教师的调查,并结合前人已提出的一些教学策略,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留学生四方面对今后类词缀教学提出了教学建议,希望能对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下面按章节顺序简要说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综述,类词缀概念的界定,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第二章:留学生类词缀使用情况调查。从整体对北京语言大学动态作文语料库和留学生类词缀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中的偏误数据进行分析说明。第三章:留学生类词缀使用情况的偏误归类。主要通过北京语言大学动态作文语料库和初、中、高级三个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的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归纳出留学生类词缀的使用情况的五种偏误类型,用法混淆,过度类推,类词缀缺省,类词缀混用,以及成分多余并分别列举其偏误用例进行分析。第四章:留学生类词缀偏误原因分析。对留学生在语料库中和调查问卷中出现的偏误从学习者的主观认知角度,词汇语义学角度,与词汇语义相关的语用学的角度这三方面按照偏误类型分别分析其偏误产生的原因。第五章:留学生类词缀教学策略。根据本文第二、第三章的研究结果以及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调查和前人的教学建议,本文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留学生四方面对今后类词缀教学提出了教学策略,希望能对今后的类词缀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第六章:结语。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