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耳蜗是一种典型的精密电子医疗装置,它对治疗感音性耳聋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疗效。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声电换能装置代替人耳蜗内丧失功能的感觉细胞,用电信号直接刺激残存的听神经纤维使聋人产生听觉。电子耳蜗的研究涉及到声学、电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处理和生物材料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生产,且价格昂贵。目前,国内市场上急需性能较高而价格又能被普遍收入家庭承受的产品。因此加快电子耳蜗国产化进程,生产出价格低、质量好的产品,满足国内患者的需要,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次课题的工作是对电子耳蜗植入装置的设计与实验研究,主要包括接收刺激器和电极阵列两部分。本文针对市场耳蜗价格昂贵的缺点,采用通用芯片MSP430和nRF2401完成了低成本体内接收刺激器设计。该接收刺激器有四个通道,实现了信号的准确接收;能够根据信号频率信息选择正确的刺激电极;利用参考电极互换实现了适合于听觉神经刺激的双相脉冲;利用对脉冲宽度的控制实现了对刺激强度的准确控制。电极部分,设计出了基于PDMS的8电极电极阵列,并制作出了电极阵列模型。该电极阵列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实验研究部分,针对电子耳蜗接收刺激器的功能要求,测试了接收刺激器的各项性能。包括接收信号的准确性,产生刺激脉冲的稳定性,解码滤波的的准确性等。另外还对电极阵列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论证,并对制作的阵列模型进行了电学及力学特性的测试。经验证,该设计能够满足电子耳蜗电极阵列的性能要求。本课题的研究为电子耳蜗的研究,尤其是对耳蜗植入装置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可以为国内自主研制电子耳蜗提供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