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Rigiscan仪器行NPTR检测在成年男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病因诊断中的尝试。
方法:对年龄在22-64岁之间的ED患者6l例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IIEF一5的评估、行连续两夜的rigiscan夜间勃起功能监测(NPTR)、性激素全套测定、生化检测、选择性的做彩色多普勒检查以及肌电图测试等,综合分析其病因和临床特点。比较IIEF-5评分与NPTR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比较前后两次NPTR检查结果之间的可重复性,对无明显诱因的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NPTR结果,对病史、多普勒超声、肌电图确诊的神经血管损伤的病例分析其NPTR图谱,寻找特征性的图像变化。
结果:①全部61例患者中,IIEF评分轻度异常者为24例,中度异常者占10例,重度异常者占27例。根据最佳事件中尖部硬度超过70%时程超过5分钟作为标准,判定为夜间勃起功能正常有18例(18/61),占29.5%,判定为存在夜间勃起功能异常有43例(43/61),占70.5%。其中,结合病史、内分泌检查、生化检查等等,发现NPTR异常者43例中,12例(12/43)具有明确血管神经损伤病史,32例(32/43)发现不同程度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尚有11例未发现实验室检查的异常。②NPTR的最佳事件尖部各指标两两之间以及根部各指标两两之间相关性都显著,P<0.05。⑧IIEF分值与NPTR检测参数一事件总和尖部周径活动单位(rigiditytumenscenceunits,TAU)、以及最佳事件尖部平均事件硬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③病史中有诱因者与无明显诱因者,IIEF评分不同(P<0.05),最佳事件尖部平均硬度也是不同的(P<0.05)④有3例患者经多普勒超声确诊血管性病变,另有3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测证实存在神经系统损伤,异常的NPTR图谱特征性改变:波幅降低、时程缩短、分离现象等。⑤患者连续两夜NPTR检查结果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456)
结论:本研究根据最佳事件中尖部硬度超过70%时程超过5分钟作为标准,判定为存在夜间勃起功能异常占70.5%,其中没有明显诱因以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的有11例,占全部病例的18%,仍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病因。Rigiscan记录的最佳事件内部各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观的IIEF评分与客观的NPTR检测指标事件总和尖部TAU和最佳事件尖部平均事件硬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而病史中有诱因患者的IIEF评分以及NPTR检查与无诱因的患者的不同。因此,IIEF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不能反映器质性损害的严重程度,只能作为随访以及评价疗效的手段。对于ED的诊断,连续两夜NPTR检查结果之间没有差异性,不存在所谓的“第一夜”效应。异常NPTR图谱的特征性改变:波幅降低、时程缩短、分离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