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梯度与非局部均值的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分割是依据一定的相似性准则将图像分为几个有意义的、互不重叠的区域的一种图像处理办法。在同一区域内,图像的特征(如灰度、纹理、色彩)是相似的,而在不同的区域内,图像的特征则明显有所不同。阈值法因其简单实用的优点成为最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但是它只利用了图像的灰度信息,在某些情况不能得到理想的分割结果。研究表明,同时考虑图像的灰度信息和像素间的空间相关性有助于改善分割结果,将像素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引入阈值选择过程中,有利于改善分割结果,提高分割性能。在这方面,本论文利用非局部均值滤波和像素的局部梯度均值比率(Ratio)信息,通过构建二维直方图的方法,将像素间的空间邻域信息引入阈值分割过程中,具体来说,做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针对传统二维直方图忽略边缘信息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新的灰度-Ratio梯度二维直方图。灰度-Ratio梯度二维直方图由像素的局部梯度均值比率和灰度构成,它刻画了邻域内像素的灰度变化情况,同时,局部梯度均值比率只与比值有关而与均值大小无关,因此局部梯度均值比率可用一个全局阈值(T)与之进行比较,将两个参数结合到一起,从而提出一个新的二维直方图——一个关于灰度和均值比率的同时包含边缘信息的二维直方图——基于灰度-Ratio梯度二维直方图。然后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二维最小交叉熵阈值分割方法,获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另外,针对传统的灰度-局部均值直方图会使图像模糊,丢失较多细节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局部均值二维直方图。该方法用图像像素邻域的非局部均值与图像灰度共同构造二维直方图。非局部均值滤波方法在保持更多的图像结构信息的同时,突破了传统滤波方法仅在图像局部较小邻域内加权平均的限制,与局部均值滤波相比,该方法可以在反映图像灰度的离散程度的同时较完整的保持图像中的细节信息。之后分析了相对熵的优点,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基于灰度-非局部均值直方图的相对熵阈值分割方法,该方法在图像分割结果准确性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造成远郊农村房屋大量废弃、闲置,城郊房屋私下流转交易频繁,引发诸多的法律问题、社会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了宅基
随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对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研究和运用越来越多。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以其特有的局部连接、权值共享的特性,在深度学习研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并且由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中的卷积过程能够自动快速地学习到图像的特征,因而在图像分类任务中表现出极大的优势。随着对深度学习和图像分类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在图像分类任务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不同任务中,相同算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获取新闻时讯的方式逐渐由报纸转向网络。由于新闻网站数据流量大,已无法依靠人力的方式撰写数万篇文章的摘要。因此,研究利用计算机生成文章摘要是非常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本文通过分析现有自动摘要算法的不足之处,运用Gensim自然语言处理框架,提出了一种中文摘要自动生成算法。目前自动摘要的方法主要分为生成式与抽取式,由于新闻资讯文章的篇幅较长,难以通过深度学习的
市场需求的持续快速变化,一方面需要产品具有多样性,另一方面又使产品变得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共同加工才能完成。本文以多产品关联多工序制造系统为对象,综合考虑产品的多样性以及加工工序的关联性,构建了多产品关联多工序的马尔科夫质量分析模型,并对相关质量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包括单调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生产顺序分析以及质量瓶颈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单产品关联两工序制造系统马尔科夫质量模型。在
减价作为实践中频繁使用的一种违约救济方式,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显得较为单薄,为此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对减价金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精密仪器制造技术、医疗技术及半导体工业等众多领域的发展,对位移传感器灵敏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以其非接触、便携性、易操作、
ZnO纳米材料有着多种优良的物理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领域。但是,本征的半导体ZnO气体传感器,在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添加贵金属催化剂可以显著提升传感器
化肥农药等无机投入在快速提升农业产出的同时,导致了耕地面源污染问题进一步凸显。不仅影响到农业的持续发展,也对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耕地面源污染已经
家族信托作为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上新兴的一项业务,高净值人群对此颇为关注。然而,我国信托业目前以自益信托、资金信托为主导,家族信托并非是一个法律概念,由于法律对什么是“
无线感知技术是通过采集,处理与分析泛在的无线信号,并从中挖掘出其传播环境中诸如身份、手势、动作等目标信息的一种新兴技术。得益于无线信号的物理特性,无线感知技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