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伤后成长角度评《转吧,这伟大的世界》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地的恐怖袭击仍然像梦靥一般侵蚀着人类的生存。9/11恐怖袭击可谓世纪之交最大的事件,它撕裂了无数的美国家庭,并挑起了两场反恐战争。事件之后很多国内国外的作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书写这一创伤。爱尔兰裔美国作家科伦·麦凯恩的作品《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就是这些杰作之一。该书发表于2009年,并于同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被《君子杂志》称为“一部伟大的9/11小说”。麦凯恩在该书中所描绘的不再是人在面临复杂处境时的无能和败退,相反,通过刻化大大小小不同人物在人生危急时刻如何重拾希望重新定义了创伤更为丰富的内涵。受该书启发,这篇研究将从创伤后成长这个角度来解读《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用一个更加开放和欣赏的角度来看待创伤性事件和遭遇创伤的个体,从修补损伤的“疾病模式”转到主动重构殷盛人生的“健康模式”上。因此这篇研究主要沿着创伤后成长这一主线展开,由五部分构成。引言部分是对9/11文学、这本小说和创伤后成长理论的一个简介。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如何使用建设性的方式走出创伤的藩篱。通过宽恕他人犯下的过错和感恩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和与过去达成和解。通过找到沉浸式的心流体验,通过对当下此时此刻体验的关注重建心灵的秩序,获得现在的喜悦与宁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达成平衡。最后通过在逆境面前抱怀一颗乐观之心重拾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第三部分是通过分析小说中那些艰难的理解创伤的心灵救赎轨迹来探讨个体在经历挑战后两大主要成长:智慧和同情心。第四部分则是超越创伤的部分:用惠及他人的行动转化创伤经验。通过艺术创造,拯救那些具有相同经历的人,以及捍卫边缘人的正义与和平,走出自我、找到生活的意义和重拾人性的温暖。最后一部分是总结。创伤后的成长是一门关于在艰难时刻如何保存、恢复和让生活继续向前的艺术。在黑暗中看到光亮,从悲伤中找寻意义,生活总会找到它的平衡。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腰椎融合手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研究,探讨术后与融合节段邻近的节段发生退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周围神经的损伤发生正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外科损伤。虽然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成熟,神经手术缝合的精确度已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周围神经的损伤后功能
目的: 脊柱最常见的骨折部位常发生于胸腰椎连接处,大约占脊柱骨折的90%,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案要根据骨折程度及类型进行制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目标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阻止
目的:通过以1H-MRS分析大鼠脑挫伤后局部脑组织NAA/Cr、 Cho/Cr比值变化,并检测血清MBP含量,了解不同程度局灶性脑挫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生化代谢及血清MBP动态变化规律,以期
阐述了图书馆投入产出效益评价的意义,对数据包络分析法相关概念及其方法原理思路进行了介绍,并举例判断技术效率。
目的:研究布比卡因对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中脊髓胶质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20克,取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右足底掌部皮下注射0.1mL生理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加速分化且利益格局持续变动,人们的需求、诉求及追求日趋复杂化,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社会治理创新势在
目的:椎弓根螺钉是脊柱外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被广泛应用于脊柱创伤、肿瘤、畸形和退行性病变中。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植入术由于过度剥离椎旁肌,导致创伤大,出血多,肌肉去
拳法技术运用是散打运动员主要的攻击手段和得分方式之一。纵观近年的国内、外散打比赛,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拳法技术的实际使用中虽然次数较多,但成功率并不高。主要表现两个
目的:气管肿瘤切除并气管重建术的麻醉处理复杂,风险极大。本文就其麻醉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间5例行气管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