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语境下的视觉图形语言拓展探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n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视觉传播逐渐成为信息社会重要的传播方式,新媒介的出现对视觉文化的传播、视觉语言的形态与特征、传播媒介与内容、传达意象的途径、以及对大众人群的感受体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各种视觉媒介及视觉行为的发展,人们对物象的观察、感受、分析、认知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技术的推进带来了视觉语汇的丰富变化,形成了视觉图形语言新的审美特征。这些语言特征对视觉构建的主客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视觉文化的丰盛,使得视觉图形语言的生产和再生产组成了一个有机的互动整体,借助新的视觉媒介的参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视觉文化体系。在当下视觉文化的发展的全球化语境中,数字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更为一种视觉符号语言的构建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叙述形态。在以印刷媒介为人类视觉的延伸之后,数字媒体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媒介平台逐步增多,新兴的网络媒介从实时互动、复合维度等多个方面拓展了传统图形语言生产模式,延伸了人类对视觉符号的的综合性知觉。新媒介在某种意义上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方式,产生了新的语言平台,是一种磨合经验的编码,也是一种生产形态多元的视觉机器,重塑了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新认知,为新符号语言的生产提供了嫁接和创造的平台。批量化生产和过量的信息等一切都在集团化处理之中。在全球视觉文化互相渗透的环境下,在符号设计中承载的文化形态发生变异,符号语言本身的位移和转化被忽视;符号语言生产的功利性被放大,趣味性被弱化;新旧媒介交叉语言表达的多元生产叙述形态被低估。面对活态文化的技术性二维转化,对符号语言本身的视象化需要给予更多关注。本课题将以新媒介为载体,从相关的视觉文化、思维、媒介、形态中的所产生的部分历史学术观点作为支撑,以及形成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背景,探寻新媒介背景下导致的图形语言形态的变化,解析后现代视觉符号语言的消解、形成、解构、重塑后的新型图形特征,找出视觉文化互渗中图形语言拓展的共生合作的实例,从承载视觉符号语言的视觉传播模式中,开辟视觉符号语言价值体现的新视角。
其他文献
<正>既往对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服用地高辛与全因死亡危险关系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从1998年到2012年笔者对加拿大Quebec省入院诊断原发性或继发性房颤的大于等于65岁
利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SPS)技术制备了陶瓷相增强的NiCr-Cr3C2涂层,采用线接触往复滑动方式进行摩擦磨损实验,测定了NiCr-Cr3C2涂层/Q235碳钢摩擦副在盐雾腐蚀前后涂层的摩擦系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从创新视角分析了大数据的环境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在思考探索商务智能、数据挖掘和企业创新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建立商务
探讨中药对自然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PCV2)仔猪生长性能和猪瘟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药组、1.5%中药组、2.0%中药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40%(P<0.05)、28.88
<正>隐性采访是被新闻记者广泛采用的一种采访形式,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我国的新闻采访活动中流行开来后,至今仍在被广泛应用。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前,许多新
<正> 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从目前各地实际看,大部分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较
绿色贸易壁垒因其合理性与保护性的双重特性而为诸多发达国家进口国利用以实施贸易保护,尤其是发达国家惯于利用绿色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入。蔬菜一直是我国主要出口
新媒体时代受众地位获得极大地提高,使大众信源传播成为可能。伴随着新媒体迅猛发展和受众话语权日益提高,似乎正在形成一个高度自由、自发有序的网络舆论状态。看似平静发展
月份牌在中国广告发展史上具有一个重要地位,它的新颖艺术形式和流通宣传为当时的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受,更是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在当时众多宣传媒介中属于特殊的位置,通过对它一
<正>【设计意图】《夜归鹿门歌》出自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选修课中的诗词鉴赏应区别于必修课中的诗词教学,不能再以单篇诗词为单位组织教学,教学要有一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