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o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来,思想政治课教学经过新课程改革的洗礼之后,其整体面貌有了些许改观。但由于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单一化和展开的教学过程模式化,教师未能使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充分地展现出来,导致思想政治课所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却迟迟也未能被激发出来,学生对其期望值也大打折扣。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正如俗话所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富有艺术气息的、美感的事物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和求知欲望的触发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美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审美化教学理论,试图将其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加以结合,以达到最优化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将审美化教学理论正确地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促使学生在体验美、欣赏美、感悟美的过程中被适当地引导,逐步将这些审美心理活动内化为自身的审美素质,并进一步外化为自己的审美行为和审美创造,进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的理论概述。这部分主要阐述了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审美化必要性的分析。此部分主要讨论了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的现实价值、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与反思以及顺应当今时代审美化的趋势。第三部分是构建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系统的现实策略的分析,其构建策略具体围绕教师自身的内外美、教学内容的形象美、教学方法的艺术美、教学过程的结构美、师生评价反馈的互动美这五个审美要素来展开探讨;第四部分是附录,其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过程的案例描述与分析。该部分主要是按照思想政治课审美化的教学理念,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因此,笔者选取了思想政治课教材《生活与哲学》中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为例,对其导入、讲授、过渡、探究、演示和结束六个环节作了具体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这六个教学环节进行了审美化分析。
其他文献
患儿,女,13岁,因“左乳肿物1年”入院。1年前,自觉左乳房较右侧大,半年前月经初潮后,左乳房增大迅速,不伴发热、疼痛、溢乳等症状。既往无特殊用药史,月经周期规律。体查:胸廓无畸形,双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变得越来越必要,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普通高中数学试卷评讲课教学效率还是不高。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自己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局部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体重指数(BMI)、肺功能下降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COPD患者(A组)、30例健康对照(B组)进行痰诱导及肺功能、BMI测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老年人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0例加用米力农。其中19例先静注负荷量2.5mg/20min,再静滴维持量7.5mg/360min;1
汉语和蒙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是汉藏语系,蒙语是阿尔泰语系。蒙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汉语中的有些发音是蒙语中所没有的(如u),而且,汉语有声调,蒙语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