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血篱病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而对慢性脑缺血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慢性脑缺血作为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病理状态,伴发于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Binswanger病及动静脉畸形等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病早期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最终可导致持久或进展性的认知与神经功能障碍。随着时间推移,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预防、治疗主要由慢性脑缺血带来的认知功能障碍就日益显得重要。 大量研究证实,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元缺失、白质损伤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皮层和海马神经元是参与学习和记忆的重要结构,因此,皮层和海马神经元缺陷可引起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慢性脑缺血后白质改变包括少突胶质细胞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生活化。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数量最多的神经细胞,几乎占脑容量的50%以上,对神经元的存活、脑组织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大量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又会影响神经纤维的传导和突触的构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合成的重要骨架蛋白,是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征性标志。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