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s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股权激励被引入以来,我国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已有20多年,相关理论成果已相当丰富,但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整个主板上市的公司,得出的一些结论或者提出的一些建议,可能更适合主板上市公司。在我国创业板自2005年开市以来,众多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高科技公司也纷纷开始实施股权激励,然而,目前针对创业板特点研究股权激励的理论成果还不够丰富,本文基于此考虑,选取创业板公司T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希望能为后续创业板上市公司优化股权激励方案、提升股权激励效果提供思路,同时,也希望进一步丰富股权激励相关理论。本文选取的创业板上市公司T公司是一家规模适中、发展前景较好、高科技中小型企业,符合我国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特点,在创业板市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其最早初创于“夫妻店”也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业,股权激励也是其去家族化走职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我国创业板公司由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较多,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T公司作为首批28家上市公司之一,为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进行了摸索。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行为进行分析。首先,结合相关理论,对T公司实施三期股权激励动机进行分析。其次,重点分析了其三期股权激励取消的原因,受到哪些因素制约,希望对后续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有所启发。再有,认真研读了 T公司两期股权激励计划修订稿,针对其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各要素的设置合理与不足之处进行分析,针对不足部分提出改进建议。另外,从股权激励对激励对象、推行后市场反应、对公司业绩影响三方面对其实施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最后,经过对T公司案例分析,得出本文的案例启示。经过研究本文发现,T公司首期股权激励存在福利型动机,在此动机下,股权激励计划方案的设置并没有追逐市场,存在较多问题。T公司二期股权激励,处在公司快速发展时期,也正是职业化进程的最后阶段,此阶段实施激励型的股权激励,但也因为经验不足等,亦存在一些问题。对T公司股权激励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尽管实施股权激励后激励对象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离职,市场股价也没有持续或大幅度下跌,公司业绩也没有明显下降,但这并不代表股权激励效果良好,T公司依然存在高层及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公司业绩也呈现后继不足的疲态问题。三期股权激励为公司全新业务板块服务,设置严苛个人层面业绩考核,激励型动机,然而,最终因考虑不充分,推出后股市震荡,推出不到一个月取消。这与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有效性密切相关,也为股权激励方案有效性的重要提供了直接证据支持。最后,经过对案例研究得出案例启示,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有效性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方案中各个要素的设置是否合理,T公司因其在设置要素时存在不足,导致其股权激励方案缺乏有效性,影响激励效果。本文在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其他文献
有些人很幸运可以得到爱情的多次眷顾,但如果意识不到自己性格的局限性,不克服逃避的心态,就算天天都能路遇爱情,最终还是会和自己想要的人擦肩而过。
在多年研究与实践基础上,针对川西北丘陵春夏旱区的气候特点、水资源现状和稻田耕作制度,对该区二熟制杂交水稻生产环节中的节水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普及旱育秧、调整栽插
笔者对2011~2015年国内对法国结构主义者格雷马斯经典叙事学理论及文学批评实践研究状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取得一定的成就:在理论研究方面,正视并深入研究理论的不足。在叙事批
选择黄河中上游流域72.31万km2为研究区,通过遥感信息提取、常规资料分析和野外调查研究,将研究区分为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区、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生态区、黄土高原生态区和24个生态亚区。在此基础上,选择指标因子,建立数学模型,利用ArcInfo系统对黄河中上游流域生态质量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和分析,实现了大区域生态质量的定量评价和质量的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