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已得到英语世界的认可和肯定,但是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却长期处于边缘位置,很难获得英语世界的认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将中国文学推向了世界,而中国文学的向外传播离不开翻译家的不懈努力,比如美国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和英国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蓝诗玲(Julia Lovell)是英国新生代汉学家和翻译家,她翻译了多部中文作品,例如The Real Story of Ah-Q and Other Tales of China:The Complete Fiction of Lu Xun,即《鲁迅小说全集》。她的译本是鲁迅小说第一次由外国人全部翻译并被整体介绍给西方读者,并被收录在知名度和门槛都很高的英国企鹅经典文库(Penguin Classics)中,促进了鲁迅和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中的传播。作为一名年轻的汉学家和翻译家,蓝诗玲通过不懈努力,向英语读者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使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华民族,但是对于她的翻译作品和翻译思想的专门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以蓝诗玲的译作《鲁迅小说全集》为例来研究其翻译思想。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论文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学者对蓝诗玲的相关研究和鲁迅作品的英译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三章介绍了蓝诗玲的生平、著作和她的主要翻译作品。第四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个案研究,以《鲁迅小说全集》的蓝译本为例,分别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蓝诗玲的翻译思想:对翻译的认识;忠实性再创造的运用;归化策略的使用;对目标读者的重视。蓝诗玲认为,翻译是一种忠实性再创造,译者必须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她重视译文的流畅性和读者的阅读体验,在翻译过程中,减少脚注和尾注的使用,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译文中,使目标读者能够通过文字背后的故事理解文学的价值并体验另外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主要的观点,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