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知研究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19880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是对中国现实国情的真实写照。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其行动的理论根据,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体系。本论文在充分研读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前提下,以马克思、毛泽东等人经典著作为基础,对目前我国的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工作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为背景上,对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知进行更为细致与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的理论作了一个系统详尽的有新意的阐述。中国共产党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的认知探索过程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长征前,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多民族国情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对民族间的关系也是从政治联系的角度加以考量,这时对多国情的认识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延安时期,中共的民族国家观发生了质的变化。在长征实践中,中共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有了新的认识,对民族关系的考量不仅有政治因素,而且开始更多兼顾历史、文化的属性。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知进行一系列实践来确保民族平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由于世事国情的跌宕,民族工作面临复杂艰巨的任务等问题,中共中央召开了专门的民族工作会议。开宗明义的阐释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依据不同的时代、国情对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提出了新论断、新阐释以及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对多民族国情的深刻阐释,充分说明多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是我国的家底、是我国的优势、也是中国的特色。中国共产党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的探索由浅入深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全面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它是一种对历史和现实高度概括的认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成就,它对于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和民族问题的解决具有长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的正确认识澄清了当前国际国内在民族理论上的杂音,为形成新的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文章利用统计方法挖掘关系数据库中属性间的统计关系,并讨论了属性间统计关系的应用.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多次感染的发生率以及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特点,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2005-2011年济南市通过疫情报告系统上报的手足口病个案数据,筛
文章分析了知识发现和数据开采的关系及研究现状,针对数据开采面临的挑战,给出了参照Christopher M.的KDD参考模型设计的基于数据库的知识发现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多数据源数据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中的要求越来越多,其中,地基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部分,在房屋建筑质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施工质量对后续施工及日后的竣工使
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提升党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想切实有效地推进其改革发展,需先以农村基层党内选举制度为切入点。公推直选是农村基层党内选
文章对完整性约束和多版本进行了研究.利用DVB模式,把多版本数据库约束域分为DBV、class、object三个域,并根据数据库约束的三个分类标准:范围标准、绑定标准、动/静态标准,
目的探讨影响河西区二类疫苗接种量的多种因素。方法通过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反馈的信息及对现实工作及社会各因素的搜集。结果主客观原因造成二类苗接种人次下降2
少数民族题材是人类文化艺术重要的构成元素,因其特有的民族性、宗教性、民俗性、区域性等特点,逐渐成为油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油画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在科学技术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