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重庆合川区为例,对该地区近十年来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进行评价。2002年开始,合川区全面实施退耕还林,涉及当地29个乡镇,累计总的投资额为1.5亿元,退耕还林总面积21312.52hm2,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为11766.73hm2,荒山造林地面积为9545.77hm2。到2012年,退耕还林累计效益面积132095.74hm2,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底的13.2%,上升到2012年的36.5%,直接受益农民总计40余万人。本文通过对合川区植被、土壤、水文的监测,从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冠层截留量等方面进行生态效益分析,对不同退耕还林地进行植物群落特征、土壤恢复特征、水文效应研究。研究表明,在合川区各退耕模式下,林地植被生长旺盛,群落丰富,且趋于稳定,基本形成了乔灌草结合的稳定群落系统,土壤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由于植物根系的作用使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理化特性不断改善,土壤沙砾和石砾相对减少,分散率降低,团聚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增加,结构体破坏率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大,持水量增加,渗透性增强。综合参考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本文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这三种方法进行指标筛选,对合川区退耕还林工程林草植被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净化环境、改善小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这6各方面效益进行评价,采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格法进行物质量、价值量的测评,对该地区近十年来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合恩格尔系数与皮尔曲线在一起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截止到2012年,合川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达182406.59万元,其中保护水资源价值最大,为92076.82万元,占生态总价值的50.48%;固碳制氧价值次之,为45745.44万元,占生态总价值的25.08%;净化环境价值最少,为417.6万元,占生态总价值的0.23%。整体上可以看出,合川区实施退耕还林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