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物在土壤介质中迁移行为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dxtushug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废弃污染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物均直接或间接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排入土壤,造成土壤环境日渐恶化。土壤污染不同于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研究污染物质在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行为和机理对环境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流体中携带的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和分布规律,以及影响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行为的各种主要因素。  本文首先分析了污染物在土壤介质中的迁移机理,得出污染物在土壤中浓度随时空分布的变化是受到土壤环境中多种因素包括各种化学、生物和物理过程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土壤孔隙的含水率、土壤质地构造、平均孔隙水流速、水动力弥散系数、土壤的供水方式和强度、土壤的温度、污染源的类型和释放方式、吸附解吸和挥发、衰变及降解、以及研究区域的初始边界条件等。然后结合对流弥散模型方程(CDE),建立土壤污染物在土壤介质中传输的通用的三维基本模型,定量模拟仿真土壤污染物在土壤-水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建立土柱淋溶实验对污染物的迁移过程进行实验室模拟,获得了示踪溶质的穿透曲线,得到了达西流速,水动力弥散系数,迟滞因子等重要参数的值。最后通过MATLAB计算软件,结合所建立的综合模型和通过穿透曲线获得的参数,对各种情况下的污染物溶质迁移进行实际数值模拟仿真计算,结果较为满意。  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土壤的容重、土壤含水率、吸附配系数、对流速度、水动力弥散速度、吸附降解、污染源排放方式、边界条件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其中对流是影响污染物迁移传输的动力和主要因素,在迁移的整个过程中起最主要的作用;降解会减少污染物的总量,吸附会导致污染物的滞后迁移。污染源的增多,增加了污染物的总量。边界条件的存在对污染物的迁移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数值计算,掌握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规律(即其浓度随不同时间、空间的变化状况)。在发生土壤污染事件的时候,可以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预测其污染方向、范围和程度以及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出避免、消除和减轻土壤侵蚀和污染的防治对策,以及对已污染的土壤采取一定的治理净化措施,为土壤污染物的分析、决策、预测、评估提供科学实际的理论依据和方针。
其他文献
纳米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主要被应用于环境、催化、医学、生物学、化学等行业,其中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抗菌性被应用于医学和工业消毒方面。但是,金属纳米颗粒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研究怎样去除水溶液中的纳米颗粒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之一。本文研究了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磁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PEI-Fe_3O_4@SiO_2),CS@SBA-15,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当前,随着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和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科研研究的重点。电化学能源的有效储存和将可持续资源转换利用是目前为止获得
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是不同能量转换和存储器件如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微生物燃料电池等的重要半反应,其迟缓的动力学严重限制了这些器件的性能
摘 要: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涉及广泛,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理论性强,绘图复杂,为了解决这个不足,引入MATLAB仿真融入教学中,结合MATLAB的GUI课件和Simulink仿真平台,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 《控制工程基础》 MATLAB仿真 应用方法  1.引言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的手性胺及硫脲类催化剂,用来催化苯甲酰甲醛与羟基丙酮的不对称Aldol反应。经过对催化剂、溶剂、添加剂、温度和浓度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发现当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时可以分别得到以顺式构型或反式构型为主的缩合产物:以同时含有伯胺和叔胺结构的奎宁衍生物5e为催化剂,氯仿做溶剂,在0℃下,加入20 mol%的3,5-二硝基苯甲酸,可以得到以反式构型为主的产物,收率最高达92%,对映选择性最高达1
在近日举办的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种各样的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让人大开眼界,同时也引发一种担忧:如果越来越多的职业和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不就让人“下岗”了吗?一项预测指出,未来20年内47%的工作可能会由机器人完成。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目前大多数机器人只是替代人类在特殊及恶劣环境下工作,即便是将来,有些工作机器人是根本代替不了人类的。1.设计师  不同种类的设计制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