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钽颗粒对颌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hc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颌骨缺损是颌面外科,口腔种植科及修复科较常见的病损。颌骨缺损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咀嚼困难和语言障碍以及影响美观。临床颌骨缺损常用的修复方式包括:机体自行愈合、自体骨移植、骨粉充填、金属及其合金的应用。对于大范围的颌骨缺损,临床常采用自体骨移植、钛板及钛网等修复;而对小范围的颌骨缺损,利用骨是一种再生能力较强的组织,常采取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uide bone regeneration GBR)修复;Bio-oss骨粉和自体骨修复缺损后有被机体早期吸收的风险,吸收后不能达到缺损预期的修复效果。多孔钽材料具有高摩擦系数、高孔隙率、低弹性模量及骨组织内生性特点,是理想的骨科材料;已用于临床膝关节、髂关节骨缺损的修复和脊柱制动术等,且多孔钽假体即可促进软组织和骨组织生成的作用。目前,尚无多孔钽颗粒修复颌骨缺损效果的相关文献报道。本实验通过构建比格犬下颌骨缺损模型,Bio-oss骨粉和多孔钽颗粒分别修复颌骨缺损后检测新骨生成及塑形、骨小梁数目、骨密度和新骨组织形态学变化。本实验试图评价多孔钽颗粒修复颌骨缺损效果,为多孔钽材料修复临床颌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以十二月龄雄性比格犬为研究对象。首先拔除比格犬下颌前磨牙,待拔牙创愈合后构建下颌骨缺损模型。Bio-oss骨粉和多孔钽颗粒分别充填颌骨缺损,设置2组,即对照组(Bio-oss骨粉)和实验组(多孔钽颗粒)。采用Lane-Sandhu X线评分标准评价新骨生成和塑形情况;采用CTAn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检测新生骨小梁数目和骨密度;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和姬姆萨与丽春红混染法观察新骨组织形态。结果1.研究发现比格犬下颌骨缺损为深7.0mm、直径为4.0mm时,颌骨缺损不能自行愈合。2.骨缺损修复后3个月,采用Lane-Sandhu X线评分标准评价新骨生成和塑形发现,多孔钽颗粒评分高于Bio-oss骨粉(P<0.05);两组缺损区新生骨小梁和骨密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3.硬组织染色提示:两组颗粒之间的空隙内均有新骨生生成,多孔钽颗粒组骨组织相对较多;多孔钽颗粒组新生骨组织内有少量类骨质和胶原纤维,而Bio-oss骨粉组新生骨组织内可见大量类骨质和软骨凹陷样结构。结论1.颌骨缺损在深度(7.0mm)一定时,直径大于或等于4.0mm时机体不能自行修复,可用于评价骨移植材料对缺损的效果。2.多孔钽颗粒修复颌骨缺损后新骨生成及塑形评分高于Bio-oss骨粉,且多孔钽颗粒之间的孔隙内新骨较成熟,而Bio-oss骨粉组新骨内可见大量类骨质和胶原纤维,说明多孔钽颗粒修复颌骨缺损效果优于临床常用修复材料。3.本研究为多孔钽颗粒修复颌骨缺损效果方面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及为多孔钽颗粒进入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我国虫害爆发频繁,历年来对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虫害预测预报是作物生产防灾减灾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的作物安全生产中居于重要地位。只有准确预测农作物虫害的发
保证合同纠纷,在司法实务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纠纷。保证合同有效,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无效,保证人有过错的,保证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原因很多,
海外电站项目开发成功是项目后续顺利执行的基础。而增加海外电站项目成功开发的关键点在于根据所开发项目的独特性,采用有针对性的开发策略。针对项目开发阶段项目主要风险
环境问题的不断加重,温室效应,大气变暖,不断加重的雾霾天气等,都让我们意识到了环保绿色出行的必要性。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督导市民尽量简易出行,使用对环境破坏
信仰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它支配着人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大米是中国最主要的谷物作物之一,由于它的易碎性和加工手段的不足会使得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碎米,其主要用作饲料原料,价格比完整米粒低很多,但营养成分几乎没有区别。如果
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力量,新闻出版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新闻出版业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促进新闻出版产业的发
文章介绍了测井测斜仪中的重力加速度传感器与磁通门的测量原理及测斜仪的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井斜角、方位角、相对方位角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信号处理电路。
目的对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项目进行监测;建立基于监测数据的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食品数据仓库、食品安全数据仓库、检验业务单据数据库)。方法对可能污染的食品关键
背景肌腱病是一组由于过度使用导致的肌肉骨骼疾病的总称,发病率约为2%~65%,占所有运动相关疾病的30%~50%,逐渐成为影响人类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关于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