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不伴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早期屈光状态与眼轴的发育。 方法: 对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患儿中,选取出生后0-8周内出生胎龄在(26-36周)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共106人20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8人(54.7%),女性48人(45.3%)。运用视网膜检影验光法根据不同的屈光度分为6组,A组(8只眼),屈光度数>-6.00DS,B组(15只眼),屈光度数>-3.00DS且≤-6.00,C组(28只眼),屈光度数>0.0DS且≤-3.00DS,D组(46只眼),屈光度数>0.0DS且≤+3.00DS,E组(70只眼),屈光度数>+3.00DS且≤+6.00DS,F组(33只眼),屈光度数>+6.00。记录患儿基本信息(出生体重,出生胎龄,矫正胎龄等),利用A超检测仪(10MHz)分别对每一患儿行眼轴长度测量,记录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探究早产儿早期屈光状态、眼轴长度与出生体重、出生胎龄、矫正胎龄之间的关系。 结果: 106人被检患儿中平均出生体重为:1610±314g,平均出生胎龄为:32.0±2.6周,平均矫正胎龄为:36.5±2.5周。200只被检眼中平均眼轴长度为:16.53±0.95mm,平均等效屈光度数为:+3.32±2.26D。有149眼(74.5%)表现为远视状态,而有51只眼(25.5%)表现为近视状态。 近视组的眼轴长度(17.02mm)较远视组的眼轴长度(16.41)明显更长(P<0.01)。其中眼轴最长位于B组(17.82mm),B组同D组(16.47mm)、E组(16.39mm)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1),此外其同A组(16.50mm)F组(16.52mm)相比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 远视组中等效球镜与出生体重存在正相关(Rs=0.14,P<0.05)。而近视组中等效球镜与出生体重、出生胎龄无明显在相关性。中度远视组E中,眼轴不仅与出生体重存在正相关(Rs=0.23,P<0.05),而且同出生胎龄也存在正相关(Rs=0.17,P<0.05)。 眼轴与矫正胎龄存在正相关(RS=0.40,p<0.05);眼轴与出生胎龄无明显相关性(RS=0.11,p>0.05)。 结论: 不伴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早产儿中,近视组的眼轴较远视组更长。远视组中等效球镜与出生体重之间存在正相关。眼轴与矫正胎龄之间存在正相,与出生胎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