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伤寒沙门菌spvB、spvC基因缺陷变异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uasong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pvB、spvC基因缺陷变异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为探讨鼠伤寒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B、spvC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并为后续细胞实验及利用小鼠模型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工具和手段。方法:1、用自杀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制备鼠伤寒沙门菌spvB/spvC基因缺陷变异株。根据GeneBank数据库中鼠伤寒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B/spvC序列,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并在各个引物5’末端加上适当的酶切位点,分别扩增获得spvB/spvC基因缺陷性核苷酸片段后,连接至自杀质粒pCVD442。将重组的阳性自杀质粒转化入感受态细菌SM10λpir内,并以接合转移的方法导入含有spvB/spvC基因的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中,用蔗糖诱导同源重组。以PCR扩增方法观察重组现象,将完全重组的菌株作为spvB/spvC基因的缺陷变异株,挑选稳定传代的突变株并进行基因测序鉴定。2、鼠伤寒沙门菌spvB、spvC基因缺陷变异株及野生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对两个缺失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生长特性及酸性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分别将菌株在LB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12h,每隔1h取样平板计数。将菌株分别在LB琼脂平板中连续传代50代,每隔5代挑取单菌落,PCR扩增鉴定,以研究缺失的基因在鼠伤寒沙门菌基因缺陷变异株中的遗传稳定性。用2mL PH4.0的新鲜LB培养基分别培养基因缺失菌株及野生型鼠伤寒沙门菌2h,从第0h起每隔1h取菌液适当稀释后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测定活菌数,计算生存率。结果:1、成功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pvB、spvC基因缺陷株,经PCR及序列分析证实,spvB变异株中spvB基因的编码区有1749个碱基缺失,spvC基因变异株中spvC基因的编码区有711个碱基缺失,且没有发生极性突变。2、基因缺陷变异株与野生型相比,无酸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没有明显差别。酸性条件下,spvB、spvC基因缺陷株和野生株的活菌数都比非酸性条件下的活菌数明显降低;且三组菌株在培养第2h时后的生存率均低于第1h后的生存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spvB、spvC基因缺陷株在酸性环境中培养1h、2h后接种到LB平板生长的菌落数(活菌数)比野生株明显减少(P<0.01),且生存率均低于野生株(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单基因缺陷株相比在第1h的活菌数及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h的spvB基因缺陷株的活菌数低于spvC基因缺陷株的活菌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运用自杀质粒成功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B/spvC基因缺陷变异株;为进一步研究该质粒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工具和手段。2、基因缺陷变异株与野生型相比,在无酸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没有明显差别;酸性环境对沙门菌的生长有一定的选择性,且在接触酸性环境的2h内随着时间的延长选择性逐渐增强;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B、spvC在鼠伤寒沙门菌克服酸应激时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但两基因之间比较对耐酸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传统媒体记者要借新媒体之“力”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收获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土壤、地形等因素对农田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三江平原1954年~2005年5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和DEM,通过使用Rough集理论进行重要性测度计算,发现三江平原农田
为降低民用飞机运行风险,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营安全水平,通过分析民航运营中的飞行安全,从人、机、环、管的角度筛选风险因素,建立面向民航运营的飞行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民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规划越发成熟,新兴产业园的规划越发成熟,其和传统工业园区最大的差异便是在规划、配套等方面的不同。文章从新兴产业园的规划、建筑风格以及空
针对漆酶对染料的独特降解作用,对NOVO公司的漆酶(DeniliteⅡS)作用于不同结构的染料(酸性、活性、直接)降解进行了研究。对10种染料进行了脱色实验,确定了最适脱色条件并分析探讨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由于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因而代谢特征,代谢速度以及对于肉中成分的利用情况是不同的,从而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造成肉类腐败的时间,腐败类型也不相同。为了
固定化酶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并增加酶的使用次数,以及容易与产物和底物分离等优点而被广泛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常用的固定化方法在制备固定化酶时酶活损失较大,且载体常常不可重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诊断肺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
介绍四种侧舱门镀链机构、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
为保证织物疵点自动检测技术在尽可能低的误检和漏检率条件下,达到尽可能高的检测速度,本文基于开放计算机视觉(OpenCV),给出了判断疵点存在性和利用小波变换提取疵点纹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