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看病难、看病贵是让大家最头疼的问题,又加上人口老龄化基数大,医患关系紧张在短时间内很难缓解。这种情况下,许多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利用无线体域网来设计智能医疗设备的方案,通过靠近人体的医疗设备去监测和收集人体生理指标,并将数据传输到几公里外的医院中心系统上,实现了有序、及时的病情治疗。无线体域网在对患者进行信号检测和传递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说,无线体域网信道特性和建模的研究还不成熟。本文结合无线体域网的研究现状,在实测信号的基础上对室内无线超宽带信道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在云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和云南大学怀周楼3楼办公室分别对6-9GHZ和2-6GHZ的超宽带信道进行了测量,测量设备为安捷伦矢量网络分析仪。发射和接收天线使用的是实验室自行设计和加工的超宽带分形天线,可用频段为2.2-10.2GHz。测试对象处于走动状态,分别测试了身体的几组不同部位,每组数据都记录2000个频点。其次,对测量数据进行功率延迟剖面(PDP)的仿真,得到PDP仿真图,用人眼判断的方法,判断出各个时延簇的大概位置,再利用matlab工具,得出每一簇的首径功率和坐标,然后统计簇内平均时延、均方根时延扩展和衰落特性。接着采用概率密度函数(PDF),对簇内衰落特性进行拟合,并用卡方法和K-S法进行校验,列出衰落特性统计表格。最后,采用一款超宽带仿真器,结合上述衰落特性进行仿真。这款超宽带仿真器是基于分簇特性提出的,它将整个时延段分为N个簇,每段信号都有相应的衰落分布与之相对应。对比仿真与实测结果,云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和云南大学的实测信号与仿真信号在平均时延上都较接近,但均方根时延扩展差别有点大。通过分析得出,仿真过程所测信号受测试环境影响较大,另外测试过程中的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