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的背景下,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自金融危机以来,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而农村居民消费作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广阔,消费潜力巨大,但因消费环境、条件等因素,严重影响农村地区消费的实现。近年来,电子商务的不断创新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完善了消费环境,使得农村居民消费更为便捷、安全。电子商务的发展,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进而提高农村地区居民消费的水平,完善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因此研究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以便更好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围绕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研究。首先,从理论方面,全面论述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电子商务一方面通过刺激居民消费倾向、扩大消费供给来提高消费数量,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农户收入水平来间接提高消费水平。同时电子商务可以通过提高农户收入,降低恩格尔系数、弱化流动性约束来优化农村地区居民消费结构。通过理论分析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测度出我国省级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最后以测算出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可以对农村地区居民消费的质和量上产生正向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还可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因此要完善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农户的工资性、经营性收入,进一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