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生产物流系统的在制品库存控制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198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顾客对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和对及时送货能力要求的提高,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在整个价值链上降低在制品库存并维持其在理想水平就显得日益重要。而生产物流控制系统(Production Logistics Control Systems, PLCS)中的在制品库存是限制企业对外部环境响应的一个重要瓶颈,也是系统实现资源高效稳定的利用、短加工周期、低库存和准时生产目标的一个障碍;因此,为了提高生产物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为了满足企业竞争的需要,有必要对生产的整个过程以及生产系统输入、输出进行有效地控制。针对动态生产环境下传统PLCS系统的缺点和不足,本文基于控制理论,构建了一个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 PID)控制器下的串行生产线在制品库存控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与研究。本文以离散制造业串行生产线上的在制品库存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回顾和总结了当前生产物流系统建模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制造系统的动态性特点,结合控制理论的最新发展,建立了集前馈与反馈为一体的串行生产线在制品库存控制模型,同时也分析了模型中所采用的需求平稳化、生产延迟、恢复库存三种控制策略。其次,在串行生产线在制品库存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将控制理论中的PID控制器引入其中,建立了PID控制器下的串行生产线在制品库存控制模型。最后,运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汽车车门生产线在制品库存控制的实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PID控制器能有效的降低和稳定在制品库存,其效果要优于单一的使用P控制器。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PID控制器下的在制品库存控制方法有助于帮助企业发现生产物流系统控制中的问题,对动态环境下离散制造业的在制品库存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飞机制造的生产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航空制造业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相关内容,引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模式,主要讨论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模式在航空制造业中的具体应用。随着经
学位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装配制造企业为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降低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成本,往往会要求供应商按照JIT的方式供货。各零部件供应商不得不在制造商的周边设立仓库来实现制造商准时配送的要求。这样不仅会重复配置供应链上的库存管理资源,且不能保证对制造商装配环节的配套供应,装配线生产中断的概率也很高。为克服VMI模式的弊端,企业逐渐使用Supply-Hub模式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运作
面对如今激烈的国内和全球化竞争,企业需要相关的成本信息来支持决策的制定,但是,传统的基于财务会计的成本信息由于丧失了相关性,这种不相关的成本信息将导致企业制定错误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