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占粮食总产量将近一半,是种植面积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用地增加,可耕地面积正逐年减少,实现水稻机械化种植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农机装备被列为十大重点突破领域之一。因此,加强水稻种植机械的研发,有利于快速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顺利推进制造强国战略至关重要。水稻种植按照农艺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播和移栽两种,其中的钵苗移栽具有壮苗浅栽、缓苗期短、分蘖早且有效分蘖多、节水省工省种省肥等优点,是目前公认的除品种改良外最好的增产方式,但是相应的水稻钵苗移栽机却发展缓慢。水稻钵苗移栽机构是钵苗移栽机的核心工作部件,其研发水平直接影响钵苗移栽装备的发展和应用。因此,深入研究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系统地建立其理论设计方法和相关试验平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课题组发明的椭圆齿轮-不完全非圆齿轮行星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完善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深入研究了该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和分析及相关试验等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完善了移栽机构运动学模型,建立了关键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数学方程及缓冲装置的运动学方程,并通过编程对运动学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机构运动学理论分析结果。2)根据动力学分析的目的提出了分析的假设条件及基本思路,运用动态静力学分析方法和动力学方程序列求解法建立了移栽机构各构件解析形式的动力学方程,编写了动力学辅助分析软件,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结合移栽机构的结构及工作机理,详细分析了机构动力学分析结果,基本掌握了该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及振动规律。3)制造移栽机构物理样机,搭建移栽机构动力学试验台,开展了机构动力学试验,测试得到机构在一个工作周期内130r/min、160 r/min、190r/min3种不同工作转速下的支座反力。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掌握了机构样机的动力学性能。通过比较支座反力的试验曲线与理论分析曲线,对机构动力学理论模型分析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4)分析移栽机构在运转过程中的冲击情况,通过改变缓冲装置的运动规律,改进其结构,对移栽机构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优化。编制缓冲装置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展其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移栽机构的冲击问题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