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肌动态力量训练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来源 :广州体育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_gz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颈肌动态力量训练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  从接受调查者中随机抽出12名无颈椎病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确诊的24名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到针刺治疗组和力量训练组两组,每组各12名。健康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刺加TDP(特种电磁波)照射治疗法,取颈部附近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1次,同时用CQ-29TDP照射颈部,每周治疗2次,每次间隔2~3天,共12次。前4次按照上述的针刺量;第5~8次针数不变,将留针时间延长至30分钟,中间行针2次;第9~12次针数增加到12针,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所有治疗必须在8周内完成。力量训练组用颈部肌肉动态力量训练法,用自制的颈肌力量训练器,训练者采用自己的后伸最大肌力的30%的负荷,以3~5秒/次的速度,同时配合呼吸1次,每个方向重复20次,按照后伸、前屈(改为20%)、左侧屈和右侧屈的顺序,逐向完成四个方向颈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即完成一次训练,每周训练2次,每次间隔2~3天,共12次。前4次按照上述的训练量;第5~8次重复训练两遍,负荷不变;第9~12次同样训练两遍,负荷增加到初始训练的1.25倍,所有训练必须在8周内完成。  主要的观察指标包括:年龄、体重、症状体征、VAPS、颈部健康满意度、Vernon指数、头颈ROM、颈肌肌力、颈后伸肌群耐力、颈力指数、颈后伸肌群耐力指数等,前后各测一次指标,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1)健康对照组观察前后的头颈RO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颈肌肌力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后的指标值均优于观察前的,其它指标差异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意义;表明对照组的活动度和颈肌肌力都有非干预性增加;  2)针次治疗组和力量训练组治疗前后所有指标差异都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后的指标值均优于干预前的,显示两种干预措施疗效非常显著;  3)健康对照组的头颈ROM和颈肌肌力两指标观察前后的差值和针刺治疗组的及力量训练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后两组的指标变化值均优于健康对照组的;  4)针刺治疗组和力量训练组的指标前后差值中只有Vernon指数和颈后肌群耐力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力量训练组的变化值优于针刺治疗组的,其它指标差异均没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1)颈型颈椎病的早期治疗效果好,应该及早防治;  2)针刺配合TDP照射疗法和颈肌动态力量训练法都能够显著地消除颈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和体征,减少其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提高头颈部ROM,提高患者的颈部健康满意度,提高颈肌肌力和耐力;  3)颈肌动态力量训练法对于提高Vernon指数,提高颈肌的耐力的效果比针刺配合TDP照射疗法的效果好。
其他文献
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传播者,它已成为社会体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骨干队伍,其作用发挥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体育发展的质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体
中国体育舞蹈发展至今已近三十年,发展得如火如荼、有条不紊。发展速度之快,从零到亚洲最具实力的国家到进入世界顶尖行列的优秀选手,都在这些年内得以完成。尤其中国标准舞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比较波动性周期(Undulating-Periodization,简称UP)与阶段(板块)波动性周期(Block Undulating-Periodization,简称BUP)这两种不同波动式负荷的周期训练模
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学龄脑瘫学生构音障碍康复的可能性,以及学校康复的潜力,以作为:  ⑴最大限度提高脑瘫构音障碍学龄学生的交流能力;  ⑵探索脑瘫学生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构
人类生活在这个日益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现代社会,认识媒介、选择媒介、解读媒介、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人生观、价值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