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研究——以河南省浙川县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城乡协调发展。为了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需要人们关注乡村地区的发展。但目前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以及村庄整治等工作仍缺乏必要的规划依据和指导,广大乡村地区的发展亟需规划和统筹。当前我国许多地区虽然已经编制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但是编制重点仍然是城镇层面,而对村庄层面、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等层面关注较少,无法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因此2006年7月建设部发布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明确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调控县域村镇空间资源、指导村镇发展和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城乡统筹理念落实到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中去,使其能够达到优化镇村结构和空间布局,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落户,带动农村地区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是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  作者结合参与的实践项目—浙川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通过学习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本人的论文选题(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研究—以淅川县为例)。  论文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篇,包括第一章导论和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  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方法等,对本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同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接着对与县域村镇体系和城乡关系相关的城乡一体化理论、城乡统筹理论、城乡协调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明确的研究范围。  第二部分分析比较篇,包括第三章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内容要求和第四章沿海发达地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特点和规划态势。  第三部分实证篇,包括第五章基于城乡统筹的淅川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研究。  第二、三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对影响县域村镇体系发展的要素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城乡统筹对于县域村镇体系的发展要求明确了城乡统筹如何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中得到落实,探讨了在产业布局、镇村布局和设施布局三个层面如何兼顾“城”“乡”,使城乡统筹真正得到落实。接着分析比较了沿海发达地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与欠发达地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异同点及沿海发达地区的村镇体系规划的特点和规划态势。最后以淅川县为例,将前文的分析应用到淅川县的规划实践中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论证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  第四部分结论篇,包括第六章结论。  该部分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时也指出了本文主要的难点、欠缺的方面。
其他文献
北京在建国后逐步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初步保护体系,并且对自身的历史价值有了一定认识。但在城市历史保护与更新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存在
城市下垫面的热特性和空间结构是影响城市热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论文以现场实测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湿热地区夏季晴热气候条件下不同地表类型对室外热环
本文主要研究历史城区中的生活性街巷侧界面的特点,并提出在新时期下针对传统界面的设计改造策略。生活性街巷作为历史城区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街巷类型,其改造需求十分迫切;
学位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崛起,它的经济潜力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创意产业的空间载体在我国各大城市不断涌现,成为塑造后工业化城市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城市掀起了一轮建设的高潮。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建设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城市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城市建
受到非线性科学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筑界出现越来越多造型新奇、材料新颖的建筑设计作品,并且逐渐从少数明星建筑师的个体行为转变为广为接受的设计潮流。这种对动态性和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的一些社会思潮、文化观念在全球渗透,消费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传入中国。在国外,消费主义与消费社会相伴形成。而在中国,虽然许多城市出现了消费社会
传统商业街区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城市居民或者旅游过客的主要景点,也是展现现代城市差异化的主要途径。如何在对传统商业街区景观更新改造中,对这些传统历史
历史景观是地域历史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地域历史信息,是地域文明、人类智慧和劳动成果的具体体现。它是延续地域历史文脉、解读地域文化、推进社会文明、构建新的地域景观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