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梁鸿的学术研究与批评一直围绕乡村,对乡村有着独特的感受与理解。本文试图从梁鸿创作的关于乡村的“梁庄系列”小说《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入手,来研究梁鸿是如何呈现和书写处在不断变动之中的农村,对当下的乡土研究总结了哪些可供借鉴的新经验。第一章梳理百年间主流的乡土写作方式,了解现当代的作家呈现的乡村面貌以及又是如何描绘这一景象的。尝试在对过往乡土书写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来思考如何突破备受现当代作家追捧的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鸿的学术研究与批评一直围绕乡村,对乡村有着独特的感受与理解。本文试图从梁鸿创作的关于乡村的“梁庄系列”小说《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入手,来研究梁鸿是如何呈现和书写处在不断变动之中的农村,对当下的乡土研究总结了哪些可供借鉴的新经验。第一章梳理百年间主流的乡土写作方式,了解现当代的作家呈现的乡村面貌以及又是如何描绘这一景象的。尝试在对过往乡土书写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来思考如何突破备受现当代作家追捧的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批判式和沈从文为代表田园牧歌式乡土书写作范式,呈现社会转型下乡村变动中的新形态,找到适合描绘当下乡村真实状况的乡土写作新方法、新经验。第二章对梁鸿的作品《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的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研读,看梁鸿如何打破传统乡土书写经验的束缚,呈现出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梁庄现实世界,揭示梁庄经历的外在形象和内在肌理的变化,以及梁庄人(包括梁庄的留守者与外出打工者)面对现代化在生存、情感和心灵上生命状态。第三章总结梁鸿“梁庄系列”小说乡土书写的新经验。从三方面来论述,一是独特的写作立场,她既站在民间的立场与农民平等的对话,展示农民的喜怒哀乐,又可以从知识分子立场出发,以渊博的学识、充分的学术思考、完整的理论来反思梁庄生活表象下存在的问题,乃至是中国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危机。二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写作可能,非虚构多种文体的尝试,将田野调查、口述实录、方志等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科的写作方法与文学的叙事修辞相融合,为乡土书写带来新的写作经验,新的方法和新的视角。最后乡愁作为人类永恒的情感,在现代的关照下,成为了一种对自我精神探源的工具,也是对现代性危机加以反思的方法。它可以唤起所有人对乡的重新思考,以乡愁作为方法,见证历史、村庄与自我的存在,在探源的同时思考乡土的未来。第四章对梁鸿“梁庄系列”小说的创作成因与价值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梁鸿之所以进行“梁庄系列”小说创作,是突破当下乡土存在着诸多困境的勇敢尝试,同时也是作为乡土研究的的学者,对理想乡土写作的一种追求。而这一文学尝试无论是对于文学界还是对现实社会中对人的关注和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土发展都具有着宝贵的价值。
其他文献
遗产税作为对于公民在死后所遗留下来的财产征税的税种,是一种“死后动态财产税”。遗产税作为缓解社会不公的一种工具,会因我国贫富差距的加剧而加入被征收的队伍中。如开征遗产税,立法价值便是立法者首要考虑的问题,这是开展遗产税立法活动应有的前提,其对立法具有指导作用。任何的立法活动,都需要遵循一定的价值取向,遗产税立法亦是概莫能外。公平与效率是税法的基本原则,遗产税作为税法的一种亦应当遵循基本原则。但公平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恩格斯的道德观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从唯物史观出发,对资本主义道德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恩格斯对道
清末科举停废后,进一步催动了新式教育在各地的推行,新学教师群体应运而生。然而,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员却时有断炊之虞,甚至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性问题,奉天省亦概莫能外。奉省中小学教员生活艰难,难以糊口,为实现其利益与诉求,教师群体展开了一系列维护自身权益的行动,也不得不走上索要欠薪、要求增薪的艰难之路。面对教育界的索薪行为,奉天政府、舆论界、各教育团体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政府方面由于教育经费捉襟见肘,难有
唐·德里罗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后现代小说家之一。作为一名严肃的作家,德里罗在作品中一直关注历史、政治,和当代美国的文化危机和精神危机,被称为“美国社会的复印者”和“后现代美国编年史家”。德里罗的作品屡获各种文学奖项,如美国全国图书奖,福克纳笔会小说奖,耶路撒冷文学奖。《坠落的人》被评为9·11小说定义之作”,被《纽约时报》评为2007年度瞩目好书。德里罗以9·11事件为中心,通过文学想象进入事件自身
鉴于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全面二胎政策在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全面二胎政策能够促进劳动供给的长期增加。但是,由于从全面二胎政策出台到形成第一批劳动力进入市场,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滞过程,所以有学者疑虑,在这一时滞期间,生育高峰的出现可能将对劳动力的短期供给产生负面影响。实证检验全面二胎政策对我国短期劳动供给的影响,有利于统筹安排我国未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步骤实施。依据家庭时间配置理论与角色冲突
本文将Bilibili平台上的洋网红视频置于群体身份特征分析、形象建构路径及所建构形象分析、受众对建构形象的接受情况的逻辑架构中进行研究。首先针对洋网红群体身份特征分析,以国别、原生文化的视角对B站洋网红视频创作主体进行细分,得出其具有高学历年轻化、来自或居住在发达国家、过半来自西方文化区的特征。其次,形象建构路径分析选取了影响力和内容类型皆具代表性的“我是郭杰瑞”与同为洋网红大众评价却相反的“伏
本文认为,探讨网络文学IP剧的热播现象离不开青年群体以及青年亚文化,并进一步分析了青年亚文化在网络文学IP剧中的具体表征。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网络文学IP剧整体为研究对象并辅以案例说明,从青年亚文化视域,结合传播理论,试图对网络文学IP剧热播现象进行探讨和研究。在绪论部分,本文介绍了此次研究的起因,并从国内外众多的研究结果中了解了青年亚文化与网络文学IP剧的研究现状,从而梳理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颇具实验性、创新性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幻影书》堪称奥斯特最完美的一部作品,他将充满后现代色彩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充满戏剧性的人物经历结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场追寻揭秘之旅。保罗·奥斯特的作品大多体现出了后现代小说的特征,细读其代表作《幻影书》,本文对该小说中的黑色幽默、戏仿、拼贴、嵌套叙事和不确定性等技巧运用进行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复杂经济环境的变革,各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伴随新时代的到来,新生代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力量,在组织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内外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员工满意度的影响机制问题,其中包括情景因素、制度因素、个人因素、结果因素及非工作相关因素等,个人因素一直以来都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现如今,从员工个性特征出发,研究员工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和推
在网络内容生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当今互联网中的内容形式日趋向着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大众接触到的信息在数量上迅速增加,新的内容形态也在不断的诞生和演变。近期一种“土嗨”文化现象在互联网悄然走红,凭借土味题材和独特风格吸引了大众的关注,短视频的呈现方式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衍生出不同类别的“土嗨”文化内容。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家地位崛起,国际交流中的民族冲突事件时有发生,这让网络民族主义重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