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城市视为一个有机体,那么街巷系统无疑是这个有机体的经络骨骼。传统的街巷空间是古城城市空间的精华所在,也是古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中小城镇由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沿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街巷空间,不仅具有自然地理属性更具有社会人文属性,是复杂的城市外部空间系统。当人们行走于具有三维特质的城市空间中时,信息量有85%来源于视觉,人们对空间表象的感知基本都是视知觉来接收的,而格式塔心理学正是视知觉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在心身关系问题上,格式塔理论认为在心理或意识的经验和作为其基础的大脑经验之间有着必然的对应性;关于人格,格式塔认为它是一个动力的整体,自我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动力交流;至于行为的动力,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人的行为是内场决定的,是个体的需要和其心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关中地域具有独特的地貌环境和气候条件、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文化习俗,这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了关中传统街巷的形成和发展。本文首先从探求关中小城镇传统街巷空间的环境场入手,宏观上主要研究街巷空间的视觉组织及其定律、图形和背景格局、恒常性、三维空间和运动,微观上分析街巷空间的构成要素特征、各部分的尺度及比例关系、形态类型及其景观构成等,并阐述了传统街巷的演变特征。第二部分研究关中小城镇传统街巷空间中人的活动,从扬·盖尔提出的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空间的外在物质环境与其承载的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深入到关中地域的社会和人格的内涵进行研究,空间不只是一个物质围成的虚空,而是一个含有精神的有意义的真实处所,探求关中小城镇传统街巷空间形成演变的社会和人格因素。本文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角度出发,由物质空间—人的活动—社会和人格这三个方面一步步深入,阐述关中传统街巷空间与关中地域内在紧密的联系,为保护关中小城镇传统街巷空间的提供基础的社会人文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