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诱发追赶生长大鼠IR模型,观察芪药消渴胶囊对其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血脂(TG、TC)及血清瘦素(Leptin,LEP)的影响,探讨芪药消渴胶囊改善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部分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用清洁级5周龄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体重140~160g,在普通饲料中添加20%猪油、10%白砂糖和0.1%胆盐制成高脂饲料。所有大鼠给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入实验,按照实验要求饲以普通饲料或高脂饲料。以正常对照组大鼠每日进食量为参考,限食组大鼠的进食量为正常对照组的一半,限食时间为4周,四周后除正常对照组与限食后正常饮食组饲以普通饲料外,所有限食后开放高脂饲料大鼠随即分为4组,即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g/kg)、芪药消渴胶囊大剂量组(1.8g/kg)和芪药消渴胶囊小剂量组(0.6g/kg)。以上各组大鼠每天灌胃一次,共观察8周,整个实验时间为12周。
结果:1、一般情况: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均未出现死亡现象。限食组大鼠在限食期间出现毛发蓬松、乱嚼、躁动及动物生长迟缓现象。实验结束时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限食后正常饮食组体重较对照组为轻(P>0.05),二甲双胍组与芪药消渴胶囊大剂量组体重较对照组为轻(P<0.01),芪药消渴胶囊小剂量组体重较对照组亦轻(P>0.05),各用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2、大鼠FPG、FINS及IRI的变化:限食后正常饮食组与模型组大鼠FPG、FING水平和IRI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IRI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用药组大鼠FPG、FING水平和IRI均低于模型组(P<0.01),IRI明显下降,各用药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大鼠TG、TC及FFA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限食后正常饮食组大鼠TG水平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TG、TC、FFA均有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TG、TC水平明显高于限食后正常饮食组(P<0.01),FFA亦高于限食后正常饮食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TG、TC、FFA均有降低(P<0.01)。
4、大鼠血清LEP的变化:模型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药消渴胶囊大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能明显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芪药消渴胶囊小剂量组能降低血清瘦素水平(P>0.05);但各用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芪药消渴胶囊可降低高脂饮食诱发追赶生长模型大鼠FPG、FINS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对减轻或延缓糖尿病(DM)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2、芪药消渴胶囊可降低高脂饮食诱发追赶生长模型大鼠血清FFA、血脂(TG、TC)水平,能调节追赶生长模型大鼠血脂水平,进而减缓IR发生发展。
3、芪药消渴胶囊可降低高脂饮食致追赶生长模型大鼠血清LEP水平,提高LEP敏感性,进而减缓IR相关疾病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