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商业银行在利率存在管制时期对利率的调节没有自主权,商业银行不需要对贷款定价进行深入研究。但商业银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可以进行自主定价,因而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需要银行重新认识贷款定价模型,以次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定价是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定价方法的简单分析发现,每种贷款定价方式都各有优缺点,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适用性都不是很高。在综合考虑了各种定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RAROC贷款定价模型是目前为止较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一种定价方法。它针对客户的不同信用等级分别进行定价,意图将银行的贷款风险降至最低,这样有利于银行贷款客户的优化和承担风险的合理化。因此,本文就是在RAROC贷款定价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索,以2016年末某商业银行向15家上市公司的贷款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由RAROC模型计算出来的预测利率与实际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15家样本企业中,仅有1家由模型计算出来的利率低于实际贷款利率,其余14家的贷款定价均高于实际贷款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容易低估风险,对于非预期损失的风险补偿不够;在对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定价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的是在RAROC的贷款定价模型中,充分的考虑了客户的不同违约风险,通过分析RAROC贷款定价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